强巴兄弟,有什么办法,快说。”强巴:“用咱们牦牛冲开一个口子,再把他们放进去。”刘伟听说强巴的牦牛能搅乱牦牛阵,惊道:“牦牛阵的牦牛带火,你们的牦牛不怕火吗?”强巴笑道:“你说对了,参赛的牦牛都接受过火光训练,这在我们藏区已经不是秘密了。”
桑培听完强巴的话说:“牦牛阵以九头牦牛为一组,每一组有一个骑手,是很难把他们分开的。”扎拉:“是很难,两边的牦牛较少,但牦牛阵把赛道占的满满的,根本上不去,我看,只有从后面挤一道口子了。”卓玛:“什么?后面是两排呀!怎么挤得进去呀?”扎拉:“你们仔细看,牦牛阵的小组与小组之间是独立的,我们就从小组之间的缝隙中插进去。”卓玛说“牦牛组虽然有缝隙,可纵向太深了,你们的牦牛身强体壮又不怕火,可我们的马怎进去呀?”扎拉:“我们的牦牛在两边开道,你们从中间进去。”强巴大声说:“他们的牦牛没有火光了,我们赶快行动,我和扎拉打头阵,你们几个跟在后面,冲开一条道,让民警的马进去。
扎拉对强巴说:“强巴,我们从右边的第三组和第四组之间冲开个口子。”强巴应了一声,拍了一下牦牛紧紧地跟着扎拉。牦牛阵的指挥官见有人破阵,将旗子一挥,牦牛阵的所有牦牛的角上喷起了烟火,末排牦牛的尾巴上也再喷出火光,响起鞭炮。扎拉赶紧叫道:“快给牦牛戴眼罩。”说罢,扎拉弯腰前倾,从牦牛耳边拉下一对眼罩蒙在牦牛的眼睛上,然后把眼罩外面蒙的黑布一扯,露出一对红色的滴血的大眼睛。扎拉嘴里不停地喊着:“哞、哞、驾,驾。”这些牦牛在主人的精调教和精心喂养下,不仅专业技术好,而且好胜心非常强。凭借牦牛健壮的体型,两头牦牛一左一右很快地挤进去了。
方阵里的牦牛看见挤进来的牦牛,有一对又红又大的滴血眼睛,吓得赶紧避让。两个牦牛小组的骑手见扎拉和强巴挤进来了,赶紧拉着了指挥棒,一串串火焰弹射向扎拉和强巴,二人赶紧低下头,火焰打在他俩身上把藏袍烧着了。后面跟进的阿乃见有人喷火,举起套牛竿“啪、啪”两下就把火焰棒敲掉了。
虽然,拉扎和强巴把牦牛阵挤开一个口子,但方阵的总体阵型并没有打乱。两百多牦牛围着四个骑马人,像一辆庞大的战车“轰隆隆”奔跑着,牦牛蹄把赛道震得地动山摇,尘土飞扬。人们以为牦牛阵是大会新推出的娱乐项目,大伙都瞪着眼睛,嘴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这牦牛也训练的太整齐了?这是什么阵型?”“是啊!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比赛形式,看样子从后面闯进来的人,是抢方阵里的那几个骑马人吗?”“嗯,看,他们的马后腰上鼓鼓囊囊的,里面一定有东西,肯定是抢那个。”“能把这么多的牦牛集结成这么大的阵型,而且这些牦牛既听号令,又不怕火,真是太神奇了!”人们议论纷纷、赞口不绝。
人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牛阵的威猛,一个大爷说:“这是‘火牛阵’,是大唐皇帝李世民的两个将军发明的。这两个将军一个叫王玄策、一个叫蒋仁师,二人奉大唐皇帝旨意进藏,一是出使印度,二是拜会咱们的藏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当他们使团来到印度时,正赶上印度国内发生了政变,新篡位的国王派出2000人,在半路上伏击了仅三十人的大唐使团,扣押了王玄策和蒋仁师二人。但这两个人趁着印度人防备松懈逃跑了,他们照着喜马拉雅山一路北上,来到尼泊尔,以藏王松赞干布名义向尼泊尔王借兵70000,藏王松赞干布也派出1200名精锐骑兵,总兵力号称一万,直扑印度。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扎营,王玄策面对数以万计的印度大象军团,就采用‘火牛阵’一举冲垮大象军团。”一个小伙子疑惑地问道:“大爷,牦牛冲垮大象军,咋可能吗?牦牛这么小,大象那么大,两个力量和体型都不对等呀!?”大家觉得小伙子说的有道理,都把目光投向这位大叔。大叔不慌不忙地说:“大象是大,但牦牛小而灵活,当然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王玄策给一千多头牦牛的双角上绑着尖刀,尾巴上拴着泡过油苇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