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十二章 鸡汤文拯救迷茫的一代(3/3)

篇文章的传播,胡同学再也藏不住了!”

    ……

    《燕京青年报》在燕京市影响力很大,也是基层机关单位订阅的报纸之一。

    燕京,电影局的办公室里,一位同志在看完报纸后情绪激动,“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这位胡为民同志是真正理解我们封禁《苦恋》原因的!”

    他当机立断,拿着这份报纸找到了自己的直属领导,“领导,您看看胡为民同志这篇文章,咱们的征文活动终于收到成效了!”

    领导看完后,也是连连点头,并且给出了自己的意见,“立即联系中宣B的同僚,这篇文章要让更多人看到!”

    “好嘞!”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苦恋》的剧本和电影,电影局保守批评。他们想要捂嘴,被人批评太过粗暴,想要就事论事,有说不过那些对这部电影抱有同情的知识分子。

    现在,胡为民这篇文章出现得恰到好处。

    他说了他们想说又说不出来的东西,很有可能舆论都要因此发生反转。

    虽然这篇文章不能治本,但绝对可以治标。

    ……

    燕京某经济学院。

    黄祎是学院的学生,曾几何时,领袖的光芒照耀着他,也鼓舞着他。可是在经历了特殊时期的理想幻灭,以及改开后的迅速拨乱反正后。

    他迷茫了……

    这时候《苦恋》出现,小说主角因坚持艺术理想而遭受迫害的情节,引发他对知识分子群体在历史动荡中遭遇的强烈共鸣。

    之后对电影的封禁让心生抗拒之心,继而让他产生了一切对艺术对自由的干涉都是对MZ思想的压制。

    直到胡为民这篇文章的出现,才让他突然惊醒。

    说到底,他还是有着强烈信仰的,所以没有彻底迷失在艺术自由的谎言中。

    胡为民……

    他记住了这个名字,并且,他希望能看到更多和他有关的文章。

    ……

    《燕京青年报》发行量颇大,京城是主要市场,在这一天,起码几十万人看到了他的这篇文章。

    有人自诩觉醒了,依旧是《苦恋》的拥趸,也有人看到《苦恋》的不妥之处,更多的人在胡为民这篇文章中看到了前进的方向。

    它就像一块香甜的面包,吸引着饥渴的人们。

    不知多少人提起笔给报社写信,书写着或正面,或反面的看法,并且希望能和胡为民在交流心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