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547 盆地平原(2/3)

年训练期间,所有队员每月都要参加一次考核,内容包括在各种天气条件下携带全副战斗装备突破障碍带等科目,连续两次未能通过考核的,在特种训练结束时被淘汰,同时补充新的人选,指挥和技术人员例外。培训课程包括射击、体能、战斗技巧、防暴技能、山地训练。队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武器装备的战斗使用,所有人员都要会开车,会英语,掌握直升机战斗训练基本技能。同时,特种部队队员还要学习武器使用方面的法规制度,熟悉外国警察法。队员们还要进行许多专业的特殊训练,掌握蛙人、登陆队员、狙击手、爆破专家、驯犬师、空中救援者、司机、技术专家等所应具备的技能。

    奥地利特种部队经常与瑞士GSG-9特种大队交流经验,“眼镜蛇”队员自从1983年德国GSG-9特种大队提议举行国际特种部队大赛以来,每年都参加,第一届在德国举行,1995年前两年一届,1995年后4年一届。竞赛内容共有10项特种运动项目,每队派6名队员参加。2003年的国际特种部队大赛,共有45个代表队参加,“眼镜蛇”力压意大利和爱尔兰队,夺取了冠军。“眼镜蛇”反恐特种大队由4个支队构成,分别是干部和保障支队、作战支队、新队员培训支队、技术支队。后者主要负责作战技术保障、观察和通信,作战支队分4个作战分队:“东方”、“中央”、“西方”和“南方”。目前,“眼镜蛇”特种大队中共有366名队员,部署原则是每个作战支队驻地与相应方向任何居民点的距离不超过1000公里,保障在70分钟内到达任何居民点参加行动。

    特种大队在维也纳郊区的新驻地是专为“眼镜蛇”计划建造的,1992年10月26日正式入住,营院周围有两道防护电网,防止渗透和窃听。营院内有办公大楼、生活区、训练中心、体育场、训练塔台、游泳池、600米距离内训练用地面靶场、直升机库、直升机着陆地、车库、500米长的障碍带等设施。

    特种大队装备了各种专用车辆,包括广泛装备无线电设备的“梅塞德斯”牌专用车、监视车、特种装甲车、人员运输车、救护车、越野车、卡车,还有摩托、快艇、 AS335N和“奥古斯塔-贝尔”212型直升机。在任何时间,根据第一需要,特种大队可随时调用空军现役直升机和飞机,如派士PC-7、S-70A- 42“黑鹰”、C-130“大力士”等。此外,反恐大队还可每周一次调用当地民航飞机用于特种训练。战斗队员行动时通常穿着陶瓷防弹背心,戴黑色面罩、防毒面具和特制头盔。

    特种大队武器装备精良,在基本技术性能相等条件下,多选择奥地利国产产品,标准装备是奥地利Steyr公司生产的5.56毫米突击步枪、9毫米格洛克 -17手枪,狙击手使用Steyr公司生产的SSG-69狙击步枪。此外还装备有格洛克-18(格洛克-17的自动射击型)、格洛克-19(格洛克-17 的截短型)、Steyr公司生产的TMP、CISM300、SPAS12、雷明顿870、德国H&K公司生产的MP5、M512、MZP1、MP88、 S&公司生产的M36、俄制AK-47、美国M16、格洛克-26、格洛克-17T等各种类型的枪械。

    从2004年开始,“眼镜蛇”特种反恐大队由38岁的特雷本雷夫少校指挥。特雷本雷夫少校是奥地利联邦安全局学院第187届毕业生,已有9年特种兵战斗经验,此前在阿尔卑斯山宪兵队和爆破专家大队服役,曾参与过为奥地利银行护送新币欧元的特种任务。“眼镜蛇”反恐特种大队的行动情况非常机密,公众知之甚少,整个历史上没有一名队员死亡。2002年改革后,行动透明度增加,当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半年期间,大队共执行了157次抓捕、60次搜查、 461次护航任务。

    2001年9-11事件后,“眼镜蛇”大队代号“虎”的飞机护航任务大大增加,这项任务自1981年开始执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