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为零下273.15摄氏度,0开尔文(k)。这个温度很苛刻,但是很多工业标准上不遗余力的要达到这个温度。如果能够随意的得到这个指标的低温,世界就很奇妙了。卢安制造的低温绝不是用来冻其他人的。
超导,大部分超导材料必须要达到三十多开尔文以下的低温。虽然世界上很多超导材料号称朝着常温迈进。但是这些常温超导材料零件临界电流的密度都很低。也就是说通电量稍微提高一下,就没超导性质了。
那些能够承受大电流的超导材料还是要低温,现在科学研究的超导材料,有两个指标,第一指标最好是液氮冷却得到的低温,因为液氮便宜空气中百分之八十,第二就是临界电流要高,临界磁场要高。
很多高性能的强磁超导材料,比如说可控核聚变的体系上,还是要昂贵的液氦循环体系来冷却。因为只有在氦气低温运作的超导材料才能在电流密度指标上达标。在新的蜕变后,卢安能控制周围环境均温将温差集中获得低温区,就能很轻易的让机械能完美的转为极强的电流。
控制了低温就等于掌握了电流,至于相关的超导材料,对于现在可以出入各个工厂的卢安来说,搞一些原材料并不难。
从外观上来看,卢安的能力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然而本质上依旧是控制物质运动,只是尺度上不断缩小,缩小,然后开始能对分子动能调节了。
三个月超能的量停止了增长,却在另一个尺度上不断的深入。若只看现在这个结果,这的确是卢安的超能突变了,而整个过程其实是在名为希望的旗帜下“漫长”努力的过程。
硼化镁半透明薄膜构建导结构体在卢安手臂上漂浮,这个结构体犹如海洋中发光水母一样轻盈,随着动能在磁场中消失,电流开始稳定的导出。
结束了这次预演后,卢安看了看自己所在的这个脑科技试验所内的环境,仅仅的跟在了这位博士身后,听他讲解着复杂大脑神经元的分布。其中一个情绪态思索道到:“探索的能力越来越强了,所以必须学的东西也更多了。当机械传动,大量变革为电传动后,物理学的视角也应该更深入了。”
而此时另一个情绪带在思考着今天下午准备参加的一个由自己主导的科研项目,不停的嘀咕道:“掺钛蓝宝石,掺钛蓝宝石。”
能让卢安嘀咕的东西自然是卢安眼馋的东西,轰爆和动能穿甲现在卢安玩腻了,想试试新的东西,比如说激光,激光这玩意放在二十世纪末绝对是高大上的东西,但二十一世纪都能网购固体激光笔。曾经在科幻电影中才出现的激光炮已经变成了现实了。
科幻为什么能走进现实呢,原因为人造宝石制造的技术。在二十世纪的时候受限于工艺问题大块的人造宝石难以制造。而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一百公斤级别的蓝宝石制造出来这奠定了激光炮出现的基础。
激光之所以叫激光,就是弱光子照射到某容易受激金属离子上发出强光。所以人造宝石科技单机激光相当重要。在二十一世纪初,华夏的99主战坦克上就安装了这种闪瞎导弹狗眼的激光武器。
现在卢安掌握低温,掌握了超导,掌握了机械能高效率转化电能的方法,现在卢安自己能作为一个强大的电源。那么在这个电源的基础上为什么不试试别的能力呢?
是的,在旁人眼中,能够打出动能穿甲弹强大攻击效果的卢安,可能是脑回路和普通人不一样,做了这么多繁杂的步骤,最后将攻击技能点在了激光科技树上。
然而用卢安兴趣盎然的情绪态来说:“千金难买我乐意。”
时间切换,三天后,从实验室拿到研究数据后,在某地下空间实验室中。
某情绪态在预演中摸着刚从设备中生产出来的热乎乎人造宝石,心情非常感慨,就像认认真真玩游戏玩了好久,突然某天翻到了一个外挂,发现能够轻轻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