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民自信满满地回应:“其实我们三个人实力相当,谁也不比谁强多少。如果你们不信,可以等回去的时候再比一场!”
肖光军听后笑道:“好呀!等回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再好好地比试一下。”
邹加明兴奋地回应道:“没问题,那就这么说定啦!”
三人来到常山后,首先前往常山收购站卖掉了那些破旧的凉鞋,收益颇为可观。他们发现每个人都赚到了一百多元,再加上之前卖荔枝的收入,每个人已经有二百多元进账了。这样轻松赚钱的感觉让他们都非常开心。
于是,他们决定在常山尽情享受美食,品尝各种美味的早餐和小吃。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肚子也被撑得圆滚滚的,满足感十足。
按照惯例,他们每人挑选了两百斤的荔枝,并将其装进三个大麻袋里,然后放上自行车准备返回。
原本计划好要好好比赛骑车速度,但由于三个人吃得太饱,肚子鼓鼓的,没有人再提起比赛的事情。仿佛早晨的约定早已被遗忘。他们只是相互看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就这样,他们连续卖了十多天的荔枝,之后又开始转而销售西瓜......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
邹建民依旧售卖着棒冰以及其他商品,他的生意一直很好,收入颇丰。相比之下,肖光军和邹加明的生意则稍显逊色。总的来说,邹建民比他们两个挣得更多。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到了开学的时候。邹建文和汪土荣成功地考入了坝头高中,这让他们感到无比高兴。
与此同时,生产队开始实施农田分产到户政策,并将山林分组。西山生产队被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八户人家组成,共有二十四个人。邹水金兄弟家有二十三口人,还差一个名额,而肖光辉恰好只有一个人,于是他便加入了这个小组。
在社员大会上,大家一致同意拍卖生产队的集体财产。经过投票表决,所有的决议都得到了通过。
西山生产队的仓库、灰铺、牛栏、水牛以及长川氨水池等资产都被定价拍卖给社员们。只要有人愿意出价购买,就可以拥有这些资产。其中,生产队最大的财产是仓库,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它被定价为一千八百元人民币。
邹水根在那个时候应该算是最富有的人之一,因为其他人家没有能力承担这样的价格。因此,他毫不犹豫地买下了生产队的仓库和后面的灰铺。
汪土燕和邹诒标买了后面的另一个灰铺,
邹忠标和邹水山买了牛栏和水牛,汪土燕也买了一条牛。
肖光茂买了长川氨水池,因为那是在他家的马路对面。最重要就是为了占地皮。
邹水根买了仓库,儿子又考上高中,真是喜上加喜,好事成双……
邹水根决定农忙结束就开始装修。
这天邹建民卖完西瓜比较早,就回西山住。
晚上邹建民去叔叔家玩,邹水根告诉邹建民,他准备仓库装修,让邹建民给他家做搞装修,邹建民答应了叔叔……
张龙英的哥哥张东红把卢川供销社给转了下来,作为经理部分部,张龙英也就被安排在卢川经理部分部工作。
邹建民知道后,就天天卖完西瓜,就跑卢川经理部去玩,有时还送西瓜给她吃……
张龙英觉得这样不太好,但又不好意思拒绝。毕竟两人彼此相爱着对方,两人关系一直不错,而且邹建民对她很照顾,每次来都会带一些好吃的东西,或者帮她解决一些工作上的问题。
有一天,张龙英好奇地问邹建民:“你为什么总是来找我呀?”她的眼睛里闪烁着疑惑的光芒,那光芒犹如夜空中的繁星,熠熠生辉。
邹建民微笑着回答道:“因为我们是好朋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