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210章 中华文明的大一统,是天命所归!(2/5)

求的是票房,归根结底,要让最大范围的观众得到情绪上的满足。

    但中西文化截然不同,甚至,中日韩三国的文化都不相同。

    我们的电影将会面向全世界,如何才能够让所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都能接受,甚至感到满足?

    必须得取一个思想内核上的最大公约数。”

    谋子、编剧团队、卫萍、李莲杰,所有创作团队都陷入了沉思。

    巩俐对剧情没那么大执念,笑着打圆场:“小方,公约数是数学上的概念吧?怎么理解?”

    “我简单给你们打个比方。”

    方星河知道他们脑子僵,尽力解释。

    “比如曲高和寡的文艺片和下里巴人的烂俗喜剧,这俩东西都不适合跨文化、跨国家上映。

    前者有深度,但是对观众理解能力共情能力的要求太高。

    后者暗藏文化壁垒,只在固定地域里生效。

    真正能够触动全人类的情感内核是什么?

    排在第一的是爱情,其次是亲情,个人奋斗都得靠后站——有些国家歌颂个人奋斗,有些国家的环境不认可个人奋斗,这就是文化差别。

    《英雄》是一部基于真实历史背景而生的古装功夫大片,我们没法拿爱情作为核心情感,只能卖古装功夫,但这卖点太薄弱,只是表象,还应该有一个升华主题的内核。

    无名代表信,韩太子代表义,这两点,西方观众能不能理解,并且受到一定触动?

    是可以的。

    西方有骑士精神,别管他们现在还遵不遵守,最起码可以get到。

    言而有信对应着诚实,舍生取义对应着牺牲,我们强化无名和韩太子的个人特征,这能够让西方观众相信人物动机。

    作为最终的高潮点,秦王不能弱,也不能虚,必须得把最后一场戏给撑起来。

    可问题是,他不能武艺高强,他的武功高了,再跟无名乒乒乓乓的打一场,戏眼就歪了,恢弘厚重的历史好像变成了黑社会械斗,那时我们传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强者为王?还是王者至强?

    秦始皇可以勇,但他不能是个武功高手,历史可以模糊,不能戏谑。

    你把秦始皇刻画成天下第一高手,看似是拔高,实则是降低了始皇帝的格调,王哥的想法太胡闹了。”

    副编剧王彬老脸一红,有点不服气,又有些委屈。

    方星河没理他,继续陈述。

    “所以张导的整体思路是对的,始皇帝不能正面打败无名,但他又不能死,折中之下,你选择让他用语言和大义打消无名的杀意。

    这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但问题是,你这么搞,国人肯定不认,外国人也会一头雾水。

    千辛万苦,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才得到这样一个机会,聊几句就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这爽吗?

    情绪一路推进,到这里非但没有发泄出来,反而深深跌落,这一点都不爽。

    国人知道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图穷匕见,秦王反应机敏,断袖绕柱奔逃,夏无且以药囊砸向荆轲,秦王终于拔出剑,反斩荆轲一腿。

    按您的想法拍,既侮辱了荆轲的信,也羞辱了始皇的勇。

    外国人不知道故事背景,也理解不了无名放弃刺杀的文化核心——以我对美国人的了解,他们肯定骂娘。

    不杀、止战、天下……从嘴里说出这些东西来,太高,太虚,也太撕裂了。

    叙事逻辑与角色动机在这里断掉了,无名的个人魅力忽然崩塌,飞雪赵后和韩太子的牺牲变得毫无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