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他特意邀请了岭南和湖南两地的设计师合作,将岭南的优雅与湖南的热情相结合。
分店内部,一面墙绘制了珠江 三角洲的水乡风景,另一面则是一幅以橘子洲头为主题的壁画,象征两地文化的交融。
“这不只是一个点心店,而是岭南与湖南的文化桥梁。”林粤生在验收现场感慨道。
随着分店的一步步落地,长沙市场的同行们开始注意到这个“外来户”的存在。一些本地茶楼甚至不屑地表示:“等着吧,这些南方人开不了几天就会关门。这里可不是他们的地盘。”
林粤生并未理会这些风言风语。他清楚,这只是试炼的开始。为了让岭南味道扎根异地,他和团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长沙分店的试营业日终于到来。这一天,林粤生和团队早早抵达店铺,检查每一个细节。从点餐系统的流畅度,到厨房备料的充足情况,再到大厅的卫生环境,所有人都紧张地忙碌着。
分店的大门一开,清晨的长沙街头便传来了林记独特的呼唤声:“岭南点心,今日请客,试吃有礼!”身着传统岭南服饰的服务员端着一笼笼精致点心,站在门外热情招待路过的行人。
这种场景让不少长沙市民停下了脚步,有的好奇地上前询问:“岭南点心?会不会太甜了?”
还有人疑惑地问:“真是免费试吃吗?里面是不是有套路?”
然而,当他们品尝了林记的创新点心后,疑虑逐渐被惊喜所取代。一位带着小孩的中年女子感叹:“这腊肉肠粉居然带着淡淡的辣味!不像我们平时吃的那么油腻,真不错!”
另一位年轻人尝了一口“湘味咸蛋流沙包”后大呼:“这辣椒酱居然能和流沙馅配在一起!没想到这两种味道融合得这么好,完全不冲突!”
店内很快人头攒动,前来试吃和点单的顾客络绎不绝。厨房忙得不可开交,团队成员各司其职,运转有条不紊。
与此同时,长沙本地的一些传统茶楼老板也在暗中观察着林记的动向。
“这个外来的品牌还挺有点意思,居然敢在我们长沙地头搞这种大阵仗。”一家老字号茶楼的老板周承东冷笑道。
“别管它意思不意思,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抢我们的客人。”另一家茶楼的经理张明宇不屑地说道,“要我说,他们就是哗众取宠,搞免费试吃就是吸引那些图便宜的,根本成不了气候。”
为了抵消林记带来的冲击,一些茶楼立刻推出了促销活动,甚至有些商家公开打出标语:“本地味,才是真味!”
然而,林粤生对此不为所动。他深知,初来乍到最重要的是稳住口碑,而不是卷入无谓的争斗。他叮嘱团队专注于服务和质量:“只要我们的味道经得起考验,就不怕这些攻击。”
试营业期间,林记分店的点心赢得了不少长沙顾客的青睐,但并非所有人都毫无保留地认可。一些食客表达了他们的疑惑和建议:
“这点心的确精致,但分量是不是太小了?我们湖南人吃东西可讲究实在。”
“味道挺好,但价格比起本地茶楼稍微贵了一点,希望能有套餐选择。”
林粤生和团队非常重视这些反馈,他当即调整策略:
1. 增设小份拼盘:针对讲求实惠的顾客,推出几款多样化组合的点心拼盘,让消费者能用更低的价格体验多种口味。
2. 午市套餐优惠:针对白领消费群体,推出平价午餐套餐,搭配点心与主食,兼顾营养与经济性。
3. 互动反馈机制:店内设置留言板,鼓励顾客提出建议,每周从留言中抽取一位幸运顾客赠送免费用餐机会。
这一系列举措迅速收获了好评,不少顾客对林记产生了亲切感,纷纷表示会再次光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