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泗科酸野厂忙着升级品牌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安禾集团已经和周边几个村签订了合**议,大规模投产酸野产品,并且推出了一系列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
“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抢市场。”李成林冷冷说道。
“抢市场倒不怕,关键是他们现在开始模仿我们的工艺和口号,这才是最棘手的。”苏小婉眉头紧锁,“我们必须加快步伐,抢在他们前面完成地理标志认证和品牌升级。”
“而且不能只是被动应对。”李青青补充道,“我们还需要找到他们的软肋,反击回去。”
“对!”苏小婉眼神一亮,“我们泗科村的团结和匠心,才是他们永远无法复制的优势。”
在泗科酸野厂全员的努力下,品牌升级的第一阶段终于完成了。
匠人联盟不仅帮忙申请了地理标志认证,还协助设计了一系列宣传片。
宣传片以“匠心泗科,传承百年”为主题,用镜头记录下村里老匠人们的酸野制作过程,每一道工序都呈现得细致入微。
画面中,小梦瑶天真烂漫地问着爷爷:“为什么要把酸野埋进土里?”老人笑着答:“土里藏的不只是味道,还有乡愁。”
短短三分钟的视频,一经发布就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烈讨论。“这才是真正的传承!”“泗科酸野的味道一定很特别!”评论区几乎是一片赞誉。
张麻子看着宣传片,忍不住低声感慨:“还真是拍出了泗科村的味道,难怪大家看了都说好。”
“所以别再抱怨了。”李青青打趣道,“这些推广也是为你们的未来铺路。”
张麻子点点头,眼中多了一份坚定。
他主动找到苏小婉:“小婉,我知道以前我总是拖后腿。这次推广计划做得这么好,我也想为村里多出一份力。”
苏小婉笑着拍拍他的肩:“只要你真心为泗科村好,村里就不会少了你的位置。”
张麻子从那天起,主动承担起厂区一些杂事,甚至在村里推广新的种植技术。
村民们看到他的转变,都忍不住夸道:“张麻子变得越来越靠谱了!”
然而,危机并未远去。
就在泗科酸野厂的销量开始回升时,安禾集团推出了一款价格低廉、包装简洁的酸野产品。
广告词也刻意模仿泗科的宣传,用上了“乡愁”和“匠心”这样的字眼。
“这些资本家真是无底线。”李成林看着安禾集团的广告,怒不可遏,“模仿也就算了,还打价格战,简直欺人太甚!”
苏小婉却显得异常冷静:“低价的确会抢走一部分市场,但这恰恰说明他们对我们的品牌感到威胁。”
“但如果消费者只认价格怎么办?”张麻子担忧地问。
“我们不需要和他们比价格。”苏小婉摇头,“酸野的真正价值在于它的文化和品质,这是低价产品无法取代的。”
匠人联盟再次出手,为泗科酸野设计了新一轮的推广策略。
这一次,他们决定用深度文化挖掘对抗安禾的低价竞争。
策划团队专门拍摄了一部纪录短片,详细讲述了酸野的历史起源以及背后的匠人精神。
片中还采访了村里的老人,讲述泗科村如何在时代变迁中守护这项传统技艺。
纪录片上线后,不仅在短视频平台大受欢迎,还引来了主流媒体的关注。
一些知名电视台纷纷报道泗科镇五一村的故事,将它称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就在泗科酸野的知名度持续攀升时,安禾集团却曝出一则丑闻——他们收购的原材料中掺杂了低劣产品,导致酸野的口感大打折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