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虎说道:
“这个放心,这点实力我还是有的,退一万步说,实在不行可以找周老板那边商量商量,我和他的来往还是挺多的。”
“反正你放心,钱这块不用操心。”
“好。”方言点点头。
接着胡道虎拿出了一个文件袋,说道:
“呐,这个就是今天新的合同,你看看行的话,就签了。”
这些合同有很厚一摞,方言拿到手后就开始快速的翻阅了起来。
1978年这会儿没有公司法,但需要符合集体所有制企业或者中外合资政策框架。
所以老胡做的这个合同就有些厚,许多东西都需要单独说明。
其中包括了初期分配,动态股权调整,秘方控制权,退出机制,决策机制,集体福利,员工激励,以及明面合同还有私下协议。
说起来可能会有些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方言作为技术方入股占股30%,特权是具备公司里的一票否决权。
胡道虎出钱出力占55%,他负责掏钱建成,搞定政府关系,特权是日常经营他说了算,方言只是提供意见,决策权在他手里。其中这里面还有胡道虎帮政府代持的股份。
这里面是老胡自己去分,方言的利益不受牵扯。
另外按照方言的要求,还预留股份给关键人物,比如百分之八的干部家属,百分之五的老中医专家,百分之二的员工。
其中有个特别约定是钱赚的越多,方言的股份越多,每年赚50万,外汇方言多拿1%的股份,最多可以从他现在的30%涨到35%。
胡道虎保证自己永远有51%的话语权。这也符合招商引资的政策。
重大决策需要方言和胡道虎双签字。
方言这边需要开一个秘方研究所,工厂每卖掉一份产品,就给他交两毛钱的专利费用,这个研究所是方言和卫生部的华夏中医研究院控股的,胡道虎不参与。
他就只需要交钱支持研发就行了。唉。
另外还有每年分红,胡道虎是打算用盈利的百分之40来分红。
方言认为还是有点多了,不利于后面发展,不过想了下现在国家之所以这么投资,其实就是为了看到外汇。
所以方言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要改的事儿。
这两个地方,老胡在朝阳建研发中心和大工厂,昌平厂只做简单药材加工小厂,说白了就是为了人情世故,当然也为了那块儿地。
方言看了后,仔细想了想,认为没啥问题,于是就签了下来。
只不过他这边还需要和研究院那边注册一个公司才行。
当然这都不是问题,待会儿去打个电话,只要想做肯定是有办法的。
1978年12月全会前,国内尚未颁布《公司法》,私营企业概念未获正式承认,主要企业形式为全民所有制的国企和集体所有制的公社办企业。
方言是没有开过公司,但是也知道1978年与研究院合作实质是政策边缘创新,需通过“集体企业“外壳、“科研合作“内核及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推进。
此举既响应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号召,又为后续改革开放深化预留接口。
签好合同后,朱霖在厨房里把两个菜也弄好了。
大家就开始吃了起来,老胡今天好像是没怎么吃东西,也可能是办成了一件大事儿,一顿晚饭吃的打饱嗝才算收场。
老胡走了之后,方言就给研究院那边打电话过去了。
赵锡武副院长听到方言说的事儿后,也是相当重视。
当即就给方言说了这块儿的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