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官,就算她爷爷上官名,也不会如此做。
一朝为相,掌天下之权势,要风的风,要雨的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特别是上官名历任两代丞相,掌军国大事,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直到年迈之后才放权。
只是上官家并无年轻的后辈,来继承这份香火,哪怕皇帝为了和上官家结亲,娶了上官家的女儿,安了他的心,只是,皇权富贵,终究是过眼云烟。
打铁还需自身硬,上官名一生做官,得罪的人不计其数,等到临了,才收了性子,可身边已经没人可用,若有一天树倒猕猴散,恐怕亲人都没有依靠。
但只要上官名还在一天,上官家的富贵,就能保住一天。
没过多久,几人就到了京城书院,马车徐徐通过了门卫的检查,对于上官彩,他们也极为熟悉,自然不敢拦下。
书院之中,自然有朗朗读书声,天色虽早,但读书人已经洗漱完毕,正准备开展一天的辛苦工作。
而另一边,书院中不仅有人读书,还有人在练武,他们同样也是书院的学生。
听着外面的声音,苏秦似乎想起自己前世的时光,有许多伟大的人最后都投身于教育,因为教育才是希望,孩子才是未来。
读书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乃至整个社会的大事。
教育行业,养活了很多相应的产业,一个人从小到大,几十年的时间,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度过,吃穿用度,上的补习班,买的教辅书,在教室的每一秒,都在花钱,每一秒都不能浪费。
对于穷人来说,教育是最快的能够摆脱困境的办法,只是,对于人生的困境,毫无办法,总得吃亏碰壁撞到南墙,才懂得有些东西不必分对错。
但大乾世界不一样,作为封建王朝,它和前世那些苏秦记忆里的朝代一样,科举是维护统治的重要一环。
大乾世界的科举,分为文试和武试,只是武道艰难,普通老百姓哪有那么多钱习武,请个武夫看家护院,和请一个武林高人做老师,那是完全不同的价格。
武者需要的药浴,野兽血肉,武功秘籍,一样不仅得花钱,还得用心。并非所有人都是像苏秦这样天赋异禀,一看就会,一学就有,倘若没有人引领,武功练坏了不成,人坏了就完了。
而文书,同样不简单,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经典古籍,每一样都非普通人能负担得起。
大乾世界没有印刷术,造纸术,在这里,书籍是很贵重的东西,指望一个农民猎户独自去培养一个学子,是很难的事情。
所以哪怕说起来大乾世界有文武两条道路,但大多数人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大乾朝廷之内,权贵和平民的差距,如同地面和天空那么远,那是一辈子都追赶不了的距离。
只是,欧松先生却出现了,他生于一个富庶的家庭,他本来也应该作为大乾世界科举制度的受益者。
但很久很久之前,当他意识到太多人读不起书,学不起武的时候,一种大逆不道的想法出现在他的脑子里。
让每一个读不起书的人都有书看,让每一个习不起武的人都能学会武功,哪怕他作为这个社会运转的既得利益者,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跳出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异世界的心愿,对美好的追求,似乎有些想通。
游学百年时光,欧松将自己的心愿说给天下人,有人不屑一顾,有人热泪盈眶,有人行动,有人打压。
但欧松先生的名号越来越大,学问越来越大,武功越来越大。
百年时间,他几乎走遍了大乾所有的城市,从南到北,从东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