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巨大,更难平息。
而小一些的心湖,就好像那种笨笨的,但执着的人,他们或许更加容易入门,因为心湖虽小,但平静起来也更容易,倒映的东西虽然不多,可一点点来,总是会有进步的。
总比大而宽的心湖,却因为涟漪,什么都学不进去要好得多。
毕竟,心湖若是有了波澜,倒映的东西便不真切,那么不管是学习还是思考,效率都会变的很低。
如果心湖掀起巨大的波涛海啸,说不定人还会昏死过去,或者直接变的癫狂,失去理智和思考的能力。
这时候,道心便是镇印。
一枚镇印,能轻易将湖中波澜抚平。
一颗稳定的道心,能够镇压心湖,让心湖平静下来,所谓‘处事不惊’,便是如此,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轻易扰乱你的心湖,让你不管是思考还是参悟,都更加的迅速。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你不是死人,心湖总是会有涟漪,总是会有这么些那么些的杂念和欲望,就好像大海一样,潮来潮去,极少才会有平静的时候。
所以才有‘闭关’,‘冥想’‘焚香沐浴’之类的东西,这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心湖平静,对另一些人来说,练剑,杀人,或者处于生死之间,也能有类似的效果。
而高见有第二枚镇印。
他的锈刀,和道心一样,能让心湖重归平静,而且是能让心湖平静如镜,完美倒映出一切神韵,思考也不会影响到这种状态。
说实话,这种状态下,高见冷静的像个杀手。
通过这个状态,高见又大又宽的心湖得到了完美的利用。
《玄化通门大道歌》的第二篇,映入高见的心中。
三位十三境地仙,十位十二境大宗师,八十多门派的功法创始者,一齐汇聚的神韵,开始给高见讲课。
编言贯物,宛然成章。
稽古之文,编杂之部。
万物具存,万名具列。
似地擎山,如石含玉。
山生耸峻,玉生无瑕。
大道之机,如是在中。
高见修行,但见宝月满丹田,霞光照灵慧,许多黑铅之精,白金之髓,隐水中阳,昧火之炁。黑白往来,阴阳归正,二物俱含。
《玄化通门大道歌》第一篇和第二篇在高见心中盘旋,互相印证,以一种相当巧妙的方式为高见指出许多条修行的道路来。
这门功法,几乎契合所有修行者!
好似登山。
那种专精的功法不一样,是前人通过冒险,先确认出一条路来,这条路已经被他们走过了,
然后去慢慢挑选有资格去走这条路的人。
比如说这条路上有个洞,是个捷径,但只能身高一米七以下的,体重一百斤以下的人才能钻进去,那么他们招收的弟子,就全是这个规格的,因为只有这种人才能修行这本功法,其他人来了,看见那个洞,只能哀叹自己天赋不行,体质不够修行神功。
捷径越多,需要挑选的人要求就越多,需求的体质就越刁钻,能够有资格修行的人,自然也就越少。
这种功法不差,那些找出来的捷径也是很厉害的,一路顺着走过去,其他人还在山脚,他已经通过捷径来到山顶了。
缺点只是对天赋有要求,可以修行的人很少而已。
而《玄化通门大道歌》不一样,这门修行法就好像是遍照群山,告诉你山丘是什么样子的,捷径是什么样子的,你看看自己的身形,自己的毅力,自己判断,或者让师长帮你判断,应该走什么路。
所以,可以指出来非常多的路,有好有坏,全靠你的悟性,或者有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