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这种情况下,自然就只能使用更“傻瓜式”的操作,就高不就低。
每艘车船拍出千名精锐,便已是多方权衡之后最合适的安排。
如此,十艘车船分走一万兵力,负责后勤转运的兵力就只有一万五千左右。
他们不仅要负责所有人马、物资的快速、安全的转运。
还要负责看守越来越多的俘虏群体。
——在夺得更多船只的过程中,战斗不可避免。
通过速战速决,且亮明己方超强实力的方式,极大的震慑了对手,除了少部分战死,更少部分逃匿,绝大多数都被生擒。
这些俘虏群体,都被源源不断的送往后方,交由他们看押。
其他人没有洞察人心的眼睛,对这越来越多的俘虏群体,不敢有任何掉以轻心。
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多兵力被“吸附”到他们周围,不敢调作他用。
而这些,都是正常的变化,虽有些棘手,但也在众人的预料之内。
最让众人感到心头沉重的,是另一件事。
“昨天晚上,船队刚将最后一批人马和物资装好,准备向海域更深处起程。
便看到岸上隐隐有火光浮现,快速朝我们集结的区域聚集。”宋明烛沉声道。
“玄幽铁骑?”耿煊轻声道。
“是。”宋明烛颔首应了一声,继续道:
“我们不敢声张,立刻熄灭了所有灯火,立刻南行。
并安排了目力极佳的瞭望手,爬到桅杆上观望。
虽然看得不是太真切,可通过越来越密集的火线,在完全驶向海域深处,彻底看不清之前,在北岸聚集的铁骑数量,已经不下于五千之数。
……合理猜测,当时抵达的铁骑数量,至少六千!”
耿煊轻轻点头,明白这判断的由来。
那些铁骑抵达北岸的时间,与信使抵达“黄苇岛”的时间相差不大。
由此可以反推,在被安排去往“黄苇岛”的信使离开赤镞原时,另一批信使也同时离开了赤镞原,向“激流洞”赶去。
而根据耿煊推测,“激流洞”的玄幽铁骑,已经先一步完成了与“金叶崖”以及“白鹤滩”的玄幽铁骑的合流。
只这三股力量合流之后,就是六千铁骑。
在得到董观最新调令之后,这些铁骑必然第一时间往“野狼峡”以西,最后失联处赶来。
以他们的能耐,很快就能找到数万人集结登船的地点。
六千铁骑,还只是最保守的估计。
以“黑风军”已经展露过的獠牙,耿煊觉得,董观将随侍在身旁的精锐铁骑也派过来,也是很有可能的。
对于董观这种老于军伍之人来说,在已经明确了“黑风军”是其最大的威胁,最危险的强敌之时,绝不会使用“添油战术”这种手段。
有多大力,使多大力。
倾尽全力。
“他们当时,可发现你们了?”耿煊问。
宋明烛摇头:“看对方的反应,当时应该没有注意到我们。”
隔了十里水域,加上立即管控了船上灯火,撤退得又及时。
当时,在发现他们在岸上留下的最后痕迹后,正常的思路,应该以为他们早有安排,也早就消失在了玄青海深处。
没有第一时间想到,他们受困于船只数量,还在不远处死命扑腾。
“……不过,即便他们当时没有反应过来。
现在,应该也大致确定了咱们的位置。”
宋明烛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