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船只不是别物,即便闲置不用,也只能放在水上,不可能弄上岸来放着。
所以,耿煊很确信,这片看起来开阔无物,除了水就是水的玄青海,要搞到能一次性运走三四万人的船只,并不是难事。
经过耿煊更仔细的“翻译”之后,阮锐泽总算是听明白了。
耿煊抛出的这些问题,对于在玄青海混迹了几十年的积年水匪来说,都是门清。
虽然内心依旧有着太多话想说。
但他却将这满肚子的话都闷在了肚子里,而是向左右沿岸仔细看了起来。
在对此刻两人所处位置有了一个更准确的定位之后,他就立刻回道:
“从这里往南,偏东三十多里,有一个名为梅村岛的小岛。
上面聚居着百余户,人数在六七百左右的岛民。
明面上打渔为生,还定期将一些渔获送到距离最近的玄幽铁骑屯驻点,以此获得官面上的承认和庇护。
可暗地里,却是许多水匪销赃的窝点。
且因为他们与岸上的一些聚落也有联系,若是想要购买一些岸上物资,也可以通过他们完成。”
阮锐泽大略介绍了一下这个“梅村岛”的情况之后,这才道:
“因为这些原因,这个梅村岛常年保有不少船只,那些小型的,最多只能载十几人渔船不算,能载百人以上的大船,也有好几艘。”
而后,阮锐泽又介绍了几处。
距离近者三四十里,远者七八十里,或是半渔半匪的岛民,或者干脆就是某个水匪势力的隐秘巢穴。
侃侃而谈,头头是道。
阮锐泽当然不可能真的对玄青海内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方圆百里的水域之内,也不可能真就只有他点明的这些所在。
耿煊甚至相信,真被他点出来的,其实才是少数。
反倒是没有被他点出来的,才是真正的大头。
但这对耿煊的需求来说,已经足够了。
可听了阮锐泽的介绍,耿煊心中,却都不是太满意。
因为他介绍的这些所在,每一处保有可载百人以上的大型船只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要凑足可一次运走三四万人,以及大量物资的船只,必须辗转多地。
太耗时了。
与他此刻的需求不符。
于是,耿煊又问:“可有大型船只数量非常集中的?哪怕距离远一些也无妨。”
明白耿煊需求的阮锐泽道:“那就要往更南方去。”
整体上看去,玄青海越往南,往来于玄幽二州的船只数量便越多,商与匪,都更加活跃。
而越往北,则越平静,岛民,渔民,以及水匪势力用来藏身的隐秘巢穴,或者其他来路不明的势力建立的、基本都不大见得了光的水上据点便越多。
相对来说,也就更加“平静”。
虽然这种“平静”之下同样暗流密布。
但这种大的格局,也意味着要满足耿煊的需求,需得将视野投向更南方的水域。
不过——
仔细想了一阵,阮锐泽这才缓缓道:
“团长,您若想从一处就获得可载百人以上的大型船只数百艘,那是不现实的……现在的玄青海,能满足您这需求的,我知道的,只有一个地方。”
“哪里?”耿煊忙问。
“黄苇岛。”阮锐泽道。
耿煊一愣,而后才反应过来,这不就是阮锐泽发现的那处屯驻了大量玄幽铁骑,有着巨大新建码头,以及大量船只停泊的沙岛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