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暴露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
如果顾濯真实的身份为世人所知,那他接下来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处境?
放眼望去,举世皆敌。
人世间再多出一个无人不可杀之人。
因为道主已是百余年前的称呼,如今他被唤作为魔主。
以顾濯当下的境界,哪怕有昔日故人如王祭之流暗中给予庇护,最终也还是要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他有着完全充分的理由,对余笙说出那声喜欢。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这都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声喜欢就够了。
有什么不方便付诸于口的呢?
至于当下有喜欢的理由吗?
与生死相比,这真的完全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是当今世上唯一一个能帮他隐藏身份,有可能愿意替他瞒下过往,让群山中发生的那一切不暴露在天光之下的人,仅此而已,那就完全足够了。
想着这些事情,余笙的眼神越发放空。
不知不觉间,她已然行至苍山山巅,眼前的景色一片空明。
晨风寒冷,拂面生寒。
余笙醒过神来。
她往前数步,在崖边坐下,微仰起头。
无数画面出现在她眼中。
是昨天夜里顾濯的一举一动。
每一个动作被拆解到支离破碎,不断反复重现,一次又一次。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余笙闭上眼睛,神情疲倦。
“真麻烦……”
她薄唇微启,声音里难得带着几分自嘲:“怎就不能少想些许呢?”
其实,群山前的那声喜欢还有一种解释的存在。
顾濯在看到余笙出现在眼前那一刻起,便已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必将暴露,再无继续完全隐藏下去的可能。
在意识到这种未来后,他看着眼前人很自然地回想起从前有过的一切事,于是说出了那一声喜欢。
毕竟,人在死前总爱回忆往事,不是么?
就像离别往往能够带来勇气。
余笙心想,这个解释应该是合理的。
至少这能让她理解那一声不合时宜的喜欢。
然后她开始思考,自己为什么要接受,或者说不拒绝?
很短的时间,无数理由浮出水面,在她心湖上飘荡。
若是顾濯的身份暴露,当下人间的平静将会被瞬间毁之一旦,走向不可控的境地。
百余年前那一战里,道主的死是众人所亲眼见证的,绝无造假的可能。
那么,为何他能重活一世?
像道休这种因为当年那一战而寿入深秋的人,绝不可能放过探寻其中隐藏着的秘密的可能,整个禅宗都会随之而动。
然后呢?
道门更是不必说。
天道宗又岂会坐看祖师身死,玄都必然大开山门,天下道门倾巢而出。
易水这一次显然不会再置身事外,王祭出剑是注定的事情。
人间诸国亦然如此。
一人出而天下乱。
到了那时,大秦又怎能不下场?
最重要的问题是,余笙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她,司主暗地里似是别有图谋,她那位弟弟再如何了不起也只是一个人。
至于剩下最后那一位……总之,届时大秦的虚弱将会暴露在天下人眼前,生灵涂炭这四个字完全可以用上一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