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影响士气。
“只有少算的,溃兵不会全部回归敌营。
一些叛军士兵被我们打怕了,趁乱脱离敌营离开的,也不在少数。
叛军缺乏有效救护,全靠伤员自己硬扛,减员肯定不少。
如果卫逆的算学不错,估摸着现在已经在挠头了。
相比之前,叛军已经变得谨慎起来,我们的几次布局,敌人都没有上当。
不然的话,现在的战绩,最少能够增加三倍。
没能取得大突破,也是一件好事。
真要是打的厉害,叛军被吓破了胆,估摸着就直接跑路了。
一旦敌军放弃进攻,全力固守城池,仗就没这么好打啦!
朝中传来消息,陛下已经下旨河南、山东的官军,挥师南下收复失地。
我们留守广东、福建的军队,也分别向浙江、江西发起了进攻,战火是越烧越旺了。
把战势拖下去,有利于平叛大局。”
李牧故作淡定的说道。
这些话,都是刻意说给众人听的。
为的就是通过他们的嘴,把好消息传递下去,以鼓舞城中军心士气。
真要是能够干脆利落的干掉叛军,他早就带兵杀了出去,何必和敌军一直僵持。
所谓的战略大局,那是朝廷的战略大局。
对统帅个人来说,最立竿见影的收获,还是显赫战功。
纵使他自己不需要,自己的亲族,嫡系的小弟们,也是需要的。
远的不说,最少自家叔父的三个儿子,就不能让人家无功而返。
直接封爵,肯定不现实。
德不配位,必遭灾祸。
可是让人家蹭点儿军功,战后在朝中捞个好位置,总是不能少的。
下面的亲信更不用说,许多人都因为缺乏政治资源,卡在了中层将领和高层将领的门槛上。
想要获得越过门槛,少不了战功加持。
最近这些日子,李牧忙于大战,李原同样没有闲着。
不过不是梳理军事,而是同族中联系,看族中还有哪些姑娘到了婚配年龄,尚未许人家。
幸苦培养出来的亲信将领,肯定不能让别人拉了去。
政治联姻的手法虽然老套,但胜在有效。
已婚的将领姑且不论,其他青年将领的婚事,还是需要操心的。
一旦跨过高层将领门槛,就具备被拉拢的价值。
侯府嫡系够不上,还有宗族远支。
许多远支早就没落下去,得益于宗族庇护,生活才能比普通人强上一些。
侯府的名头,也就拿出去吹吹牛逼。
能够和这些青年将领结亲,也是一件好事。
李牧培养起来的草根将领,那就更不用说,家中日子过的下去,也不会出来当兵。
人脉关系全在军中,让父辈进行张罗,顶多也就乡下秀才之女。
遇上眼皮浅的,大概率是商贾之女。
倒不是歧视商贾女,主要是在士农工商的观念深入人心的时代,商人出身天生就低人一等。
哪怕是天下有名的大盐商,平日里风光无限,政治地位一样低的可怜。
朝中那么多大员,就没有娶商人之女的。
不是没有商人提前下注士子,而是双方一旦结亲,就注定爬不上高位。
高中状元都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门槛。
这是官场潜规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