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也都是战功卓著。
一直发展到了极限,两人才被拆分开。
广东总兵的位置是徐文岳举荐不假,景国良在背后同样也是出了大力的。
本以为借助广东丰富的资源,自家堂弟能够再接再厉,在军中更进一步。
结果命运在这里开了一个玩笑,担任广东总兵之后,景逸风也就前期风光了几天。
没过多长时间,陷入了钱粮匮乏的困境中,无法自拔。
同一时间自家女婿,却是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勋贵系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
肉都在自家锅里,景国良倒是无所谓,可景氏宗族却受不了。
盟友李家一门双侯,如果他们再不努力,景家这个勋贵第一世家就要名不副实了。
再培养新人,显然是来不及了。
就算再怎么舍得砸资源,也要子弟自身能力过关才行。
光熟读兵书没用,还要经历了战火的考验之后,才能确定谁是真正的人才。
景逸风表现不及预期,那是和李牧比的结果。
在整个勋贵体系中,景逸风的表现还是非常亮眼的。
从军以来,就没有吃过大的败仗。
没能收复广东,主要是钱粮拖了后腿,不是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不行。
既然有培养价值,自然要给他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
倘若表现优异的话,收复南京的大功,也不是没法奢望。
排排坐,分果果。
这是世界的本质。
现在的勋贵集团,实质上已经进入了四巨头时代。
获得世袭侯爵之后,李牧和舞阳侯都不会奢望更进一步。
军功多点儿少点儿,都不会影响什么。
愿意拿出政治资源交易,把收复南京的机会让给景家,也不是不行。
确切的说,同舞阳侯交易就行了。
在李牧崛起过程中,景家是出了大力的。
不光李牧欠下了人情,整个李氏宗族,都欠了景家一个大人情。
否则,就李牧私底搞出的那些事,早就被御史们弹劾了不知道多少次。
很多事情,悄悄的干没关系。
一旦摆到了台面上,那就是要老命了。
两大辅政大臣保驾护航,才让李牧避免了来自同僚的内部倾轧。
包括后续的封爵,景国良在朝堂上,也是出了大力的。
这些人情债,都是需要还的。
只要景国良开口,让李牧带着军队,帮忙拿下南京都可以。
不过这种力度的扶持,显然是不可能的。
自身能力不匹配,强行扶上高位,那就是一场灾难。
站在家族立场下,景家需要的是军中影响力,而不是明面上的高官厚禄。
“轰隆隆……”
炮火声打破了上海县的宁静。
“敌袭!”
港口守军,第一时间发出了预警。
消息迅速传入上海县衙,收到消息的知县柴抱朴,整个人都傻了。
松江府的情况特殊,被吴楚两国共同瓜分。
为了减少冲突,两国高层正在展开换地谈判。
或许是继承了大虞朝的传统,这场谈判高层并没有保密。
具体谈判结果未知,反正为了表示诚意,双方都没有在松江府驻扎重兵。
上海县暂时受楚国控制,可所有人都清楚,楚王想要重点经营湖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