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左丞相言之有理,北伐是我们的最佳出路。
不过在北伐之前,我们必须先稳定后方。
臣建议派出使臣游说东王和西王,建立三王同盟,共同推进反虞大业。
在推翻大虞的统治之前,其他矛盾争议,都可以暂时搁置。”
长史杨敬仁当即回答道。
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的战略选择空间有限。
没法拿出更好的战略,那就只能在现有战略上,加以优化完善。
不管怎么说,作为南王的近臣,他都要积极表现一下。
……
济南城外,鬼方大营。
“守军迟迟没有动静,怕是有什么阴谋。”
乌力盖神色凝重的说道。
草原上的弱肉强食继承制,决定了每一家大势力的掌权者,都不是傻子。
打不赢鞑靼,那是发展路线的问题。
纯粹的草原游牧生活方式,不适合发展生产力,进入热武器时代必定落入下风。
论起弓马骑射,他们丝毫不比鞑靼弱。
双方的差距,主要在火器运用,以及军队的训练上。
鞑靼是渔猎民族,举兵反虞之后,吸收了大量的边军加入。
在军队训练上,吸收了大虞边军的经验,军中拥有大量的火器。
靠着劫掠来的工匠,加上走私贸易,具备了维系一支火器部队的条件。
这些是鬼方不具备的。
迁徙式放牧的生活模式,决定了他们不具备发展军工业的能力。
“乌力盖,你的胆子太小了。
敌人都没有出城,就算是有阴谋,又能把我们怎么样?
鞑靼人忌惮城中守军,那是因为敌人的战斗力强。
可我们的族人是天生骑兵,打不过敌人,还能跑不过他们吗!
敌军没有出城寻求决战,想来也是意识到这一点。
知道追不上我们,索性就留在城中,等待我们自行撤离。
就算虞朝军队想要出战,城中的文官,也会让他们打消这个念头。
这一路上,我见得多了。
虞朝官员都是一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蠢货!
有功夫操心这些,不如安排人出去多抢几家土财主,也好回去过几天舒心日子。”
巴沙尔不屑的说道。
南下劫掠太过顺利,虞朝官员的各种奇葩操作,震碎了他们的三观。
如果不是有这些官员瞎折腾,他们想要打进长城都不容易,更别说一路抢到山东。
“巴沙尔,话不能这么说。
乌力盖的担心,不无道理。
能够令呼格吉勒那匹夫忌惮,城中的守军绝对非比寻常。
乌古斯那老奸巨猾的家伙,第一时间去抢牵制辽东镇的任务,也能够说明问题。
鞑靼军队有多强,我们是见识过的。
在草原上,一直都流传着鞑靼满万不可敌的神话,这还是第一次被人打破。
甭管敌人是否存在阴谋,提高警惕准没错。
当然,劫掠还是要继续的。
隔壁的青州府、莱州府,联军都没有光顾过,可不能这么放弃。”
一旁的乌日木族长笑着说道。
自古利益动人心。
好不容易才南下劫掠一次,不多抢点儿战利品回去,都对不起自己。
前面的战利品固然丰厚,但那些东西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