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那就捉襟见肘,甚至说是完全不用指望了!
赵奢用自己的经验批判了田单的军事理论薄弱,对社会情况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而田单在听完赵奢的解释之后,也是自愧弗如,认为自己想的太浅薄了。
事实也如赵奢说的那一般,田单复齐让他名声鹊起,赵国买他,是为了打燕国,可被天价换到赵国的田单,出将入相,地位高崇,可算算业绩……
只攻下了燕国的三座小城!
此前赵奢也提醒过,田单作为齐人,军事能力如何不说,用他攻燕,他若表现好,就会造成赵国强而齐国弱的局面,三方失衡,他作为齐人,是不可能背叛自己的母国的,而且赵国本身,不缺名将。
田单是否在赵国摸鱼不得而知,但事实和赵奢所说一般无二。
田单在赵国的表现,实在是名大于实了!
当然,这一切,不是在批判田单的军事才能差,毕竟后世多有褒奖,荀子更是将田单与庄蹻、商鞅、缪虮相提并论,但后世对于田单的用兵之道,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
奇!
说好听点叫出奇制胜,说难听点,那就是作为市场管理员出身的田单,其实和姜尘一样,都是走的野路子,打某一场战役可以,但你如果让他作为一军统帅,排兵布阵,攻略天下,就显得有些难堪大任了!
包括田单自己的想法,也是最多能统帅三万兵马,多了的话,他也管不过来了。
古之兵家代表,真正能称得上军事家的,多有著作传世,比如田穰苴的【司马法】、孙武的【孙子兵法】、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韩信被后世誉为的【兵仙三策】……
对比【武庙】十哲,田单在三不朽方面,立德、立功已经做到了极致,哪怕是和十哲相比,除了白起、吴起、韩信、乐毅、李靖,剩下的半数,单说战绩,可能比不上他!
他的战绩可是触底反弹,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成功光复了齐国的存在,可最后一项立言,他没有做到。
这证明他无法将自己的军事理论整理成册,所以功大于天,也最多是排在诸将前列了,而无法跻身十哲了!
十哲评选,也大多是这个标准,除非是和白起这种,直接靠着无与伦比的战绩,让人不得不信服,抛开了他其他方面的不足!
如今的副本,和历史之间还是有所差别的,在各个副本师的副本中,所有统军将领的第一个要求,那就是自身实力够硬!
比如姬博的项羽、不知火舞的炎魔龙战。
除了姜尘自己这种作为副本师至高无上的特殊存在,遍观所有副本,不太可能出现一个低品级的战力,指挥一众高品级战力的场面的。
不能服众!
所以说,姜尘如果要给自己的副本战力们选择一个军事统帅,实力绝不能太弱。
田单隐隐有着半步王级的水平,自然是够格的。
像是张角虽是王级战力,可他在正经军事实践上还不如田单,毕竟他的履历,除了拉扯起数十万人马,用群狼战术侵略天下之外,实在是没一场可圈可点的战事作为支撑。
除了二人之外,剩下就是张辽、李广了,但张辽最多为将,不管是他自身是冲锋陷阵的武将,还是他在历史上的战绩,你别管后世如何夸赞,可事实就是,他从未统率过万人以上的军队。
这或许就是他和那些统帅级名将之间的区别,同为草根出身,他的老乡关羽能以山西人的身份,在湖北长江上打出漂亮的水战,天赋固然重要,但关羽较之其他的猛将,更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好读书!
读书,能让人进步!
这方面,东吴四大都督就可以验证,尤其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吴下阿蒙,在孙权劝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