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0032 谷贱伤农,米贵伤民(2/3)

  再加上他们经历的那个年代经济还没发展起来,文成这边又是贫困山区,成年之后各家都是靠着种菜、养兔子谋生。

    陈绝记得小时候从瑞县过来,经常跑去李氏老宅旁的兔房里逮兔子玩,每次要回去前还撒泼打滚要拎走最大的灰色兔子回去。

    一直到后来长大懂事,才知道那只灰色兔子是种兔,是拿来下崽的。

    “小绝,你怎么来了?”

    正回忆间,陈绝的大舅舅李绵,一身菜农打扮地背着个背篓从后山开辟的菜地里回来了。

    “大舅舅,我来是有事跟你们商量!”陈绝见状立马凑了过去。

    先让铁一把拎着的礼物放一放,随后拉着李绵将自己此行打算承包菜地的目的告知了对方。

    “包菜地?”

    “你要做卖菜生意?”李绵吃了一惊。

    这几年老是听子女提起陈绝这个外甥的近况过地并不如意,甚至传出了办厂失败,破产背上巨债的消息。

    但是无奈娘家并不富裕,他们几个当舅舅的都是菜农退休下来的,手里也没多少钱,能过好自己的小日子都已经非常不容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外甥消沉下去。

    万万没想到,隔了一段时间不见,陈绝居然东山再起!

    又是雇人又是买货车,一看就是赚到了不少钱,有出息了。

    “大舅舅,我想让你们帮我牵个头,让附近几个村种的菜全都包给我。”

    “我出的价会比市面的产地价高个1毛。”陈绝开门见山地说道。

    所谓的产地价,是蔬菜从地里采摘下来后的第一手价格。

    比起菜篮子里的批发价而言,少了路途运输过程产生的损耗和油路费、门市人工成本。

    就拿上海青这一个单品举例,平时的批发价大多在1块5毛左右,但是产地价却只有5毛几分一斤。

    两个价格看着差别很大。

    但是无论外面的批发行情怎么波动,产地价大部分时间都不会受到影响,就算有波动也会控制在几分钱内涨跌。

    过去常说的“谷贱伤农,米贵伤民”到了现在虽说依旧存在,只不过有了相关部门在背后调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菜农的稳定收入。

    “比产地价高1毛钱收?”

    “高这么多,你拿什么赚钱?”李绵一听也有些感到奇怪。

    见大舅舅来了兴趣,陈绝就开始搬出了一套互联网上所谓的‘打通上下游’的理论开始了糊弄。

    什么跳过中间商直供大超市、零售市场。

    甚至拿出叮咚买菜之类的已经成功的互联网卖菜企业进行举例,把李绵忽悠地一愣一愣的。

    当然了,这些口头上的承诺听听就行。

    最关键的是,陈绝直接从包里掏了几捆红票出来摆在了桌上:“大舅舅你放心!我包菜地不是临时起意,是打算长期包,可以先给村里的菜农留点保证金。”

    有了这所谓的现金保证,于是接下来的发展就开始变得异常顺利起来。

    李绵见陈绝都掏现金出来了,也不含糊,拿出电话把剩下几个种菜的舅舅都喊了过来。

    几个人围在李氏老宅的屋檐下,边吃MC杨梅边听着陈绝忽悠。

    最后商议一合计,觉得陈绝出价高,比卖给那些来跑货的菜贩子赚的多,这才满口答应下了陈绝的提议。

    当然了,想包几个舅舅种的菜地很简单,靠着亲缘关系一句话就能搞定,但是想辐射到附近几个村就有点困难了。

    好在大舅舅李绵认识平头村经济合作社的干部,外加李继圣在附近颇有些威望,几通电话后就把这件事在乡里的菜农群里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