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的一场争论(2/2)
不仅不会影响社会整体的公平水准,反而对社会公平是一种极大的促进。”
“院长大人,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精英教育并非越早越好。启蒙教育阶段经常出现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现象,一些教育者与家长对被启蒙者进行过早过度的智力开发,忽视人的身心健康,扼杀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请问这类问题如何才能杜绝?”有人发言。
“这个问题需要在法律与监督两个纬度应对。建立一套可行的强制措施,对拔苗助长行为严惩不贷。废除对教师以学生成绩为标准的绩效考核,从根源上断绝教师助纣为虐的动力源。精英教育的筛选,适当延后,不能超前,从启蒙教育到精英教育,中间要有一个必要的过渡期。并且过渡期的招生,采用就近入学原则,避免因竞争好学校而出现的恶性竞争。这种恶性竞争,加剧启蒙教育的内卷,从而成为不良现象屡禁不止的社会根源。至于监督,要靠社会进行,对一些不良现象,可通过媒体监督与社会成员监督的方式及时反映与纠正。”阿炎提出了一些建议。
台下众人听罢,不少人鼓掌响应。
“过渡期的教育,是通识教育与精英教育的混合形式,成员之间要面临激烈的竞争。无论是受教育的个体与个体之间,教育者彼此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都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如何确保筛选机制的效率与公平?如何做到通识教育与精英教育的有效平衡?如何对教育者进行绩效考核,以提升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如何处理能育与德育的关系?如何协调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都是教育参与者要面对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与总结。”阿炎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众人的沉思。
接下来,会场数万人积极发言,百家争鸣,最后制定了一套可行的方案。这套方案的实际效果如何,将决定三大域的未来。如果十年之内,教育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三大域必然大师频出,人才济济,那么在诸国争霸之中,必有其一席之地。
会议结束,阿炎又在丁青云的陪同之下,前往了w矿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