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
真是这样的话,还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
可徐源在材料领域的天赋和水平,大家却是有目共睹非常熟悉的。
说成是发生了奇迹都不为过。
在这种前提条件下,他们自然是对徐源的安排,不会有任何异议。
因为只要徐源的划分没有问题,则将大大减少他们的实验时间。
甚至运气爆棚的话,说不定下个月就能研发出需求的新型航天材料,直接顺利结束这个项目。
就这样张靳等人接过文件后,便立刻垂下视线认真查看起来。
约摸过去数分钟的时间,只见张靳率先抬起头,脸上堆着激动笑容说道:
“看来这个项目我们不会费太多力气了,有这么好的东西在,可是能大幅度减少我们的实验研发时间,这次又要沾徐院士你的光了。”
张靳作为燕大材料科学院院长,自身在材料领域的水平自然不低。
尽管只是简单看了下文件中的内容,也能在很短时间内给出判断。
基本可以确定,文件中划分的范围,确实是最适合耐高温新型航天合金材料的实验方向,相当于排除掉了很多注定失败的实验次数。
如此时间上肯定更迅速。
这时旁边其他人也都回过神来,脸上表情都浮现和张靳同款神情,俨然都能看出文件内容的价值。
除了张靳外,其他来自燕大材料院和箐华的教授。
原本申请加入这个羡慕,主要目的是奔着能够和徐源一同参加材料项目。
在实验过程中,或许能够从徐源身上,学到些更有助于个人成长的方法或技巧,这对于自身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
毕竟先前在黎曼猜想的研究上,田振等小组成员便是最好的例子。
他们五个人没加入黎曼猜想研究小组之前,名气可能只仅限于高校,就算在数学领域有天赋,不被发现照样是埋在泥里的黄金。
说不定一辈子都不可能被冲刷出来。
但在证明黎曼猜想之后,他们五个人便一下子成为了世界知名数学家。
前后差距是比较大的。
关键整个过程的变化,还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而这次就更是令人没有想到,没成想徐源对这个项目已经准备的如此充分。
正如张靳刚才说的那样,现在确实不需要他们费太大的劲。
便能完成目标。
念头停留在这里,其他人也纷纷接过话茬回应。
“徐院士的准备的非常充分,恐怕就算没有我们这些人参加这个项目,国产新型航天材料的问世,应该也不会耽搁太久的时间。”
“这些实验方向都非常合理,我都已经快忍不住立刻展开实验了。”
“能加入到这个项目了,还真是荣幸啊。”
“我们绝对不辜负徐院你的期望,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拿到结果。”
……
徐源把几人的话悉数听进耳中,随即脸上堆着笑容同几人说。
“个人的力量总是有效,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研发出新型航天材料,还是要靠我们大家共同配合才行。”
“如果没有其他问题的话,那我们就开始吧。”
伴随着徐源的话音落下,包括张靳在内的项目成员顿时都不再多说,当即回到各自的实验岗位,立刻按照文件中的方向展开实验。
不多时。
整个实验室内便弥漫出认真严肃的氛围。
主要整个研究团队中,随便拉出来都是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