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应该温文尔雅的科研人员,这个时候却丝毫没有顾及形象。
有些性情中人更是忍不住爆起粗口,对海外此次的做法表示不满。
幸好周围没有外人在这里,否则听到这番讨论,肯定不会相信是一群院士教授在参加会议。
“这次海外真是无耻到再次突破了下限,居然用这种方法想逼迫我们就范。”
“看来这些年咱们的技术快速发展,确实引起了其他人的忌惮,但又不敢真的动用武力,就只能用用这种恶心人的手段了。”
“限制咱们的芯片发展,就等同于放弃了这么大的半导体市场,对他们同样没有什么好处。”
“或许咱们攻克氮化镓雷达技术,是让对方下定决心搞事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初就不应该停下对光刻机的研究,我早就说过半导体行业是我们的弱项,必须要尽快追上国际水平,没想到敌人是一点时间不留给我们。”
“照我说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别人不让咱们用,那就造出自己的极紫外光刻机。”
“在这件事上我同意李教授的观点,当初先辈们凭自己的努力,都能把原子弹和氢弹攻克并实验成功,如今我们也肯定能研发出极紫外光刻机。”
“对了老罗,你们所不是一直在研究光刻机吗,和阿麦斯相比如何?”
……
徐源走进大厅,听到的最后一句话,便是几位院士教授向光电技术研究所的罗亚杰询问。
光电技术研究所,所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光电光束控制,和光学制造微电子光学等,并且早在千禧年前便制造出了微分规格的光刻机。
是国内完全自主研发,唯一的一台做出过器件的光刻机。
而随着对半导体领域的重视,他们也重新承担起国家的重大科研装备项目。
着手研究超分辨光刻装备。
不过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的光刻机,理论上最大只能制造22纳米的芯片。
距离阿麦斯公司生产的极紫外光刻机,在技术和规格上还有很大差距。
毕竟人家的规格已经达到了7纳米。
对此罗亚杰倒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面对大家的询问如实回答道:
“目前我们的超分辨光刻装备项目,仍旧处于研发阶段存在未解决难题。”
“但就算研究成功,也无法和阿麦斯相比,在极紫外光刻机领域,我们还是需要正视对手的。”
大家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听完罗亚杰的话依旧忍不住陷入沉默。
而就在这时,大厅内有人注意到了徐源,下意识便出声喊了句。
“徐院士。”
原本伴随大家沉默,大厅内便显得静悄悄的,突然来上这么一嗓子,自然瞬间便引起了大家注意。
现场十几位院士和资深教授中,其中不乏是头一次见到徐源。
之前只是经常听说徐源的名头。
因此下秒便见一群人围了过去,其中光电技术研究所院士罗亚杰也在内。
“徐院士好。”
“没想到院长把你也喊来了。”
“有徐院士坐镇,相信眼下的困境肯定能迎刃而解。”
徐源看到自己被众人围在中间,因为先前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所以便噙着笑容纷纷和大家打招呼。
其中罗亚杰最先忍耐不住,先是主动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后,接着询问关于网上大家讨论的事情,显然对徐源的天赋和实力很认可。
“我是光电技术研究所的罗亚杰,很高兴今天终于能见到传说中的最年轻两院院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