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被发现了。”安掌门面沉如水。
“没错,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和EDG交换野区,他们或许还有其他刁钻的眼位没被发现。”Edgar根据第一场做后续布置:“圣真(CuVee)上一场的凯南打的不错,虽然上当了,但还是稳住了对线,所以这一场圣真你继续用凯南……用AD凯南吧。”
AP凯南侧重于团战。
对线强度一般。
无法有效压制对手,更难以在分推端起到足够的作用。
Edgar见EDG团战配合非常默契,觉得凯南跟团未必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决定模仿SKT小组赛的打法——上单拿分推英雄,并规避中期对线,和EDG上单形成错位互拆。
两个上单互相牵扯住,其他位置打4v4,SSG就能占据上风了。
“收到!”
CuVee依旧很冷静。
被称为季节型上单的CuVee,上半年往往会陷入低谷,因而养成了更好的心态,第一局失利并没有对CuVee产生什么影响,反而让CuVee觉得叶天也不过如此,如果不是被套路、被酒桶GANK,上路的胜负犹未可知。
从AP凯南换成AD凯南,正合CuVee心意。
这也是SSG最擅长的打法。
视野在什么时候有用?
前十分钟?
不。
前十分钟别说花钱买眼,就算给某支队伍包里塞两个不要钱的真眼,整体局势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
打野入侵,靠的是其他人线权。
有线权,没视野,照样可以强行进。
没线权,视野再充足,进去也会冒着偷鸡不成蚀把米的风险。
对抗路同样如此。
把上单大爹能1v2的战力、下路英雄互相援护的自保、中单打野队整体战局的认知全都抛开,只论正常对线,打野也不是那么容易把人抓死啊!
只有对线期结束,进入转线运营阶段,视野的作用才会逐渐展现出来。
除了极端情况,职业联赛里很难控线补刀,不单纯是因为大家要去接资源团、拆塔,还有看起来不起眼但属于此消彼长类型的普通野怪。
想想看。
对面把兵线一推,进来抢F6、河道蟹这些东西,自家上、中、下四个傻X还在塔前挂着,打野不抡起键盘挨个给队友开瓢?
所以,除非队友能以少敌多,否则就不存在控线空间。
清线之后跑图做事,有视野和没视野就截然不同了,有视野的一方突出一个肆无忌惮,不仅敢走最短路线,还能借助真眼在草丛中埋伏路过的倒霉蛋。
——没错,没有视野的一方就是那个倒霉蛋。
第一个小场,岩雀转角遇到武器那种见鬼的画面,就是其他队伍在对线期结束后面对SSG的常态。
EDG的眼位刁钻,不假。
但购买真眼的数量并不多。
起码远远没有SSG多。
不是EDG不知道真眼的重要性,或者纪律性不够不愿意买眼,而是对一支平时没有付出大量经济买眼的队伍来说,每次出门都带1-2个真眼会打乱平时的节奏,中期差的几百块直接影响到成装获取和团战走向,和一根铁钉颠覆了一个王国的道理相同。
综上所述。
对SSG战队来说,重点不是前中期优势,也不是上路能不能打赢,只要上路不炸,能和EDG上单形成各占一路的对推,SSG就可以把战场从一隅扩散到整个召唤师峡谷,用绝对的视野压制给EDG讲鬼故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