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十七章 谷雨(二)(3/4)

处说话,白日里多是应付客人,晚间才是自家女眷说体己话的时候,董老太太也在。

    这时,杨瑾娘才拿出自己准备的添箱礼。

    那是一只赤金凤镯,是杨瑾娘拿自己为数不多的金饰所打。

    淑仪知道家中情况,忙道太贵重,推辞不愿收。

    杨瑾娘却坚持戴到淑仪腕上:“蒋家行商,咱们家中虽比不得,该有的却也要有……我们淑仪这样好,怎可叫人看轻了去呢。”

    淑仪眼眶发涩。

    次日,淑仪戴着这只金灿灿的凤镯,穿上红艳艳的嫁衣,遮上盖头,出了家门。

    三太太将自己当年的嫁妆几乎全陪给了淑仪,又尽力添上一些。

    时下嫁女,若无匹配的嫁妆,必会遭人议论耻笑,也会使新妇被婆家轻视。许多贫苦人家难以制奁遣嫁,这亦是溺杀女婴的根源之一。

    此风气尤数江西为甚,江西巡抚刘秉璋为遏制此风,曾大力提倡“嫁娶务从简”,晓谕于民,然而收效甚微。

    王家大门外,便有许多凑热闹的百姓在数着王家搬出来了几抬嫁妆,相互议论着。

    唢呐声炮竹声笑闹中,淑仪抓着红绸,被牵上了喜轿。

    喜轿起,一切热闹和人群都追逐着迎亲队伍而去,送大姐姐出门的贞仪也下意识地要跟去,被杨瑾娘一把抓住:“不兴跟去的……”

    随着迎亲队伍远去,四下突然安静了,门前只剩下了炮仗皮,花生桂圆等干果壳,一个人也没了。

    杨瑾娘牵着贞仪往院中走,炮仗声没了,躲起来的橘子才敢出来,跟上贞仪。

    往回走的路上,穿戴鲜亮的三太太眼中突然含满了泪,一边擦泪,一边笑叹道:“亲事未定下时,愁得觉都睡不成……自小养到大,每一桩事都是为了嫁人着虑着……如今终于操办完了,又觉这一场热闹毕,人也空了心也空了,什么都空了,倒不知是图什么了。”

    大太太笑着说:“养女儿不正是这样?难不成还能将人留作老姑娘,凭人笑话去?”

    三太太便也点头:“是啊,是啊。”

    心里也觉空空,一点儿也不想让大姐姐离开的贞仪,却无法理解大人们的话,三叔母操心这么多年,只为将大姐姐送去旁人家,全是因为不想“凭人笑话”吗?

    贞仪不免又觉得茫然。

    之后的日子里,贞仪依旧每日去向祖母请安,但有好多回,她从祖母处离开后,都习惯往大姐姐那里去,有时走到一半突然想起,有时走到跟前,瞧见上锁的房门才反应过来。

    橘子跟着贞仪,望着那上锁的房门发呆,便也有些想念淑仪。

    之后,贞仪便在阿娘跟前学习女红,只是杨瑾娘自认女红不算精巧,便时常请三弟妹过来指点女儿。

    三太太嫁女后的心情倒也还好,淑仪回门后,又回来过几次,只说一切都好,蒋家太太虽精明,却也待淑仪处处用心,并无挑剔为难。

    橘子恐淑仪不敢说真话,奔走近二十余里,偷偷去蒋家蹲了一天,未见蒋茂在家,但蒋家太太确实待淑仪很不错,并试着亲自教淑仪打理生意账本,橘子这才安心离开。

    橘子走之前,又拜托附近的猫,记得帮它盯着一些。

    十月里,随父游学的詹枚再次经过金陵,又赠予贞仪几册书,全是算学相关,是他途中搜罗来的。

    贞仪收下书,在德风亭边,对詹枚说:“詹家哥哥,这次我真的将你记牢了,再不会忘了!”

    她自学习算学以来,除了大父,即便所有人都认为她有天分,但并没人为她张罗什么,也不会有人主动询问她学到哪里了,只作孩童玩乐而已。

    詹枚送的书,未必有多么难寻,可这对还没有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