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柱香,烧了些纸。
问明五儿为何要离开的原因后,他又把郑冲也一起叫到自己房间。
“你俩都不打算在观里待下去了?”
“跟那些人,实在没法在一起。”五儿昂着脖子,倔强地说。
道长温和地打量着他俩,笑了笑,“我有个地方,你俩愿不愿跟着一起去?”
“是另一座道观吗?”郑冲诧异地问。
他本来很快就可以晋升道士,若是不走的话。
但他在三真观颜面丢尽,还有……
他实在不能在这里再待下去。
“那地方不是道观,但那里却有一位真正具有神通的大师。”
他听见松坡道长说。
跟五儿一样,郑冲一下子就被这句话吸引住了。
不仅能够继续跟随为人正直的住持,而且还能师从真正的法师。
还有比这更好的出路吗?
观里人人都知道,松坡道长是前任住持八年前外出云游时收的弟子,深受器重。只是,毕竟半途出家,修为有限。自担任住持以来,人倒是个好人,可他对道观实则并无太大建树。
然而除了松坡,老住持这辈子根本就没收过别的弟子。
因此这三真观住持之位才传到了松坡手上。
面对这种现状,观里那些一心想要修成正果的修士难免会感觉前途渺茫。
但包括死去的管生,还有像五儿这样的流浪儿出身的年轻人,因为当初全是得松坡道长慈悲才被道观收容,对其自然心存感念。
以前,那些洁身自好,以此为家的老道士为此还多次提出抗议,声称道观乃修行场所,而非孤儿收容站,一度坚决反对受纳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并且威胁说,若不赶走这些乞丐,他们就离开此地,另投仙观。
松坡没有屈服,而那些吵吵嚷嚷的老家伙也的确走了几个。
五儿心想,剩下没走的,恐怕也是因为找不到合适地方可去才没走。
所以他根本看不起这帮人。
对五儿来说,整个道观里只有住持道长值得敬佩。
尽管他道法平平。
所以这次当他提出让自己跟他走,五儿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他愿意跟道长去任何地方,至于那地方有没有什么真正的大师,他才不管。
郑聪的想法大概也一样。
他俩跟着住持稍微收拾了一下,便从牲口棚里牵出两匹驮马,套了两辆马车,郑冲和五儿赶一辆,道长自己赶一辆。
在众人半是疑惑,半是不满的注视中,他们三个就这样大模大样出了门,下山径往酆城去了。
走的时候,五儿注意到了其他人目送他们离去时的眼神。
不知为什么,他感觉特别解气。
快到夕阳西下时,两辆空空荡荡的马车进了城。
而他们在酆城也并未停留多久。
道长带着两名少年将马车赶去一家以打造兵器为主业的铁匠铺,在那里载上货物,然后赶在夜幕降临,城门关闭之前,便匆匆出了城。
货物满满几大包,每包皆以防水蓑毛包裹,封口捆得严严实实。
装车时,五儿曾试着帮忙,但发现这些大包异常沉,他根本扛不动,还差点轧着手。
最后还是在铁匠铺的几名壮汉一起努力下,好不容易才将这批货物搬上马车,用绳子结结实实绑好。
随同马车一起押运这批货物的是铁匠铺里两名年轻力壮的小伙。
出城很顺利,因为其中一名小伙好像跟城门吏认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