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或有安排。
天意亦不可违。
只是,这天意到底是什么呢?
“长师公,掌教请您去灵台顶,说有要事相商。”
身后,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传来。
这该死的称呼。
他魏嵯倒不在意如此称呼易致辈分混乱,而是不喜欢那个“长”字。
不过青峰山东西南北四宫,徒子徒孙众多,如何称呼也是麻烦。
总不能直呼其名。
他知道,师弟要讨论的是战祸初露端倪,青峰山将何以自处的话题。
我该不该将彗星的事告诉他呢?虽然过不了几天他自己也会知道。算了,还是暂时别提。魏嵯心里清楚,这种时候,谁也不知道各有所需的人会拿它作何解释。
“知道了。”他回头对那位年轻弟子应了一声。
他没看清那张年轻的脸,所以也没看出是谁。
自己半生传道,光嫡传弟子就不下二十,谁知道眼前这孩子是哪位弟子门下。
或是门下的门下。
也许是我活得太久了。魏嵯有些颓丧的想。
自从知道自己此生已难达如意之境后,他就不再期望得道成仙,羽化飞升那一天了。
他已是耄耋之年,只想图个清净。不过,就连这点要求,如今也难以如愿。
魏嵯离开山顶平台,回到东阳宫西侧自己居住的小院。
这所小院属于他一个人,平日里也只住了他一个人。院里没有道童,也没有仆从,只有一头青牛与他作伴。
青牛是他的坐骑。
应他的要求,负责照顾日常起居的两名童子住在隔壁院里,除了送饭打扫,一般不过来。
收拾完毕,又换了身衣服,魏嵯感觉腹中鼓鼓,没有用早餐的必要,便来到牛栏,给他的伙伴投喂了一捆干草,又喂它喝够水。
之后,他才解开缰绳,牵出青牛。
青牛十分温顺,一出栏便四蹄跪地伏倒,以便魏嵯能骑上去。
这青牛是李昧十五岁那年首次单独下山归来后赠与他的礼物,产自南蛮苗地,能行山路,据说是这世上除了大象之外最稳健的坐骑。
“这家伙跋山涉水都没问题,只是走得慢。”李昧当时专门跟他介绍说。
“走得慢有什么关系。我这把岁数,争取时间已经没有多大意义。”
自从患上哮喘之症,上山下坡原本行走如飞的他,如今已渐感体力不支,行动迟缓。
所以他欣然接受了礼物。
从此,这大青牛便成了他的坐骑,他的伙伴。
他骑着青牛出门,穿过弟子成群,熙熙攘攘的东阳宫,沿着盘山小道慢慢下山,跨过深谷再慢慢上山。灵台顶于东阳宫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到了那里已近午时。
大青牛轻车熟路,载着老道士径直奔向大殿。
那里是议事的地方。
魏嵯骑至殿前下马桩处,立即便上来两名年轻道士为他牵住青牛。
他俩其中一个还十分体贴地扶他下牛。
魏嵯看了看四周,与往日人头攒动的景象相比,今日大殿广场显得有些冷清。
进了大门,又有一名十来岁的清秀小童上前相迎,将他引着往里走。
此时,空荡荡的大殿里虽点着几只火盆,却依然难掩森森寒意。
无论什么季节,这灵台顶总有几分阴冷,所以魏嵯向来不喜欢到这里来。
尤其是在他患上哮喘之后。
当他随着小童穿过正殿,迈过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