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次看了看李昧,“来两颗核桃?要不尝尝我做的柿饼?”
李昧接过柿饼,送进嘴里。
柿饼很甜,甜得发腻。他不喜欢甜食。
“现在不同以往,如果喝茶时不吃点东西,我会浑身冒虚汗,有时身子还会发抖。”谯仙老也往嘴里塞了块柿饼,一边嚼一边说,“我今年八十岁了。”
“仙老鹤发童颜,看着倒不显老。”
“嘿嘿,看来李公子很会哄人开心呢。”
李昧不愿绕圈子,“那么,上次李授来,是跟仙老谈出兵的事吗?”他再次转回话题。
“对,我们谈到了这事。”谯恭说,“朝中反对用兵者多,但也有主张对晋开战的。可惜,这些人多半不是为国家前途,而是为自己的名利。你相信吗?不管主战派还是主和派,皆是如此。”
“那仙老是如何跟圣上说的?”
“我了解李授,知道他想要什么。但当前大盛国力尚不具备开疆拓土的条件。这话我跟他讲了。”
“所以,你劝他放弃联赵伐晋?”
“没错,我确是劝他别跟赵国结盟。不过,我也跟他坦言,大盛无法永久偏安一隅。如若不争,将来必沦亡于州外强国,早迟而已。”
“这像是在鼓励他要做点什么。”
“也可以这么理解。我当时有些糊涂,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听说仙老当初曾建议李授不称帝,而对晋称臣,保一方王座?”
“对,那是他率领北原兵刚进盛都的时候。他来见我,想让我入朝辅政。我拒绝了。那时我便跟他说,当年武帝神勇,有雄主之资,尚且只能先图州内。何况哀帝之后,大盛国力较晋赵之邦每况愈下。此消彼长,不如东面称王,或可百世无虞。”
“但李授并未采纳仙老建议?”
“是啊。可惜他身边一干亲信,只一心想着自己的丰功伟业,而不顾实情。其中更有甚者,罔顾国情,怂恿国君大兴土木,兴建宫室,一味营造盛世气象。”
“仙老是指国师吗?”
“国师?”谯仙老抬了抬眉毛,做出一个孩子般的表情,“不,作为一个僧人,国师虽然有些耽于红尘,但还算能够矜持自守。他跟那些人不同,尽管他们目标一致。”
“那国师喜欢什么?”
“我听说他很少跟朝臣来往,也从不上朝。但他一直在忙着一些事。”
“在为战争做准备?”李昧试着问。
“战争?”谯恭有些诧异,“李公子,对春藏国师,你是有什么误会吗?他替天子出谋划策,但并不参与治国理政,更不掌握军队。”
“他手里有天厍军。”
“那是天子卫队。春藏一直负责李授的安全,就跟你们当年的青衣卫一样。哦,对了,这次酆城平叛,朝廷之所以会出动天厍军。那是因为要对付影子人。”
“是啊,如此方才师出有名呐。”
“哈哈,李公子这是话里有话啊。”谯仙老并不假意客套,笑问:“我也听说,战后李公子曾留在无明殿参与善后,是不是期间听说了什么?”
“那倒没有。不过,李昧受太子相邀,留在无明殿协助重建,自然要尽心尽力。”
“嗯,看来太子果然没看错人。上次来访,太子就跟我说,他十分欣赏李公子。不过,我不得不说句实话,太子能对李公子如此看重,其实全赖国师大力推荐。”
“实不相瞒,”李昧笑了笑,“此次前往盛都,李昧最想一会的,便是这位大国师。”
“哦,这不挺好吗。李公子青年才俊,又是青峰山后起之秀,能为朝廷效劳,国之大幸。老头我也特别乐意看到这个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