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模型去动手修复,动手重建——这样的话,你还要学吗?”
“还要学啊。”沈乐想也不想,就认真点头:
“老板,我现在学这个,不是为了别人,是为我自己——为了下次再看到能不后悔。再说了,我真的做出来了……”
他忽然狡黠一笑,眉目灿然:
“对着答案倒推,总比啥都不知道,从一堆地基和灰烬顺着推要方便吧?”
韩教授无奈地摇了摇头,脸色却是欣喜。他抬手拍了沈乐一下,转身往外走:
“行吧,那你就跟我来吧。以后把含元殿做出来了,把未央宫做出来了,记得别说是我教的就行……”
“啊这,老板,你现在嘱咐这个,好像有点太迟了……”
沈乐老老实实背起行李,跟导师去工地回炉重造。路上一边走,韩教授就开始一边指点沈乐:
“首先,你要熟悉你的步距,要能控制每一步的步距均匀……如果能记住步距,龙尾道上走一遍,就能测出长度了……”
道理我都懂,问题是,说得好像我懂了就能做到一样。沈乐一边默默哀鸣,一边按照老教授的指点,开始练习:
“刚刚这段墙多少米长?”
“啊,我再走一遍!”
“这砖头长度多少?”
“20?22?25?等我量一量……”
“记住你的手掌长度!手指长度!一拃是多长!用手脚长度量砖长,然后数砖头,这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测量方法!”
“前面那个屋檐有多高?”
“啊这……”
沈乐按照导师教的方法竖起手指:
“等我估计一下……”
训练,训练,魔鬼训练。为了大明宫,为了含元殿,拼了!
白天跟着老板打下手,把各种各样的训练贯彻到日常工作当中。晚上抱着图册,奋力记忆,奋力绘画:
抄啊!
照着画啊!
务必要像导师一样,把所有细节牢记于心,不用翻书就能画得出来,闭上眼睛,就能在心底勾勒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在看到古建筑实物的时候,不用拼命辨别哪个形制是哪个形制,才能有心力去记忆这些细节!
沈乐在韩教授那里努力干活,努力打了两个月下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贯彻每一样训练。
两个月过完,这个项目也告一段落,老教授终于赶人了:
“能教你的都教你了——至少现阶段都教给你了,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练了。走吧,走吧!”
“把您名字说出来也可以吗?”
“……滚!”
沈乐一步一回头地滚了。滚回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再次披挂上铁甲,戴上头盔,捏着鼻子穿上皮靴,和它们交流感情:
“再带我看一次大明宫吧!我愿意从头开始走!我愿意走十个月回纥道!求求了!”
“给你磕一个也行啊!”
很可惜,并不行。铁甲也好,头盔也好,皮靴也好,给出去的记忆,都没有重播功能——
通关了就是通关了,不可能再来一遍。
沈乐给它们输入热流也好,把铁甲皮绳解开了重新串甲片也好,给皮靴刷灰尘涂油也好,甚至真的给它们磕了一个也好,没反应。
唉,就惨……
有生之年,我还能再看到一次大明宫吗?
或者,我应该尝试,对外征集一些盛唐时期的文物,动手修复,赌一赌运气?
沈乐唉声叹气。能想的办法都想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