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摸”,纯靠经验打通关的手法,沈乐是真的不行。
他估计,自己至少得练个五六年,或者在老师的监督指导下,高强度练一年,才能达到这种应手而起,不伤画心的水平。
沈乐老老实实,接过张老师手里的纸角,屏住呼吸,一点点往后拉:
别破……
别破……
千万别破……
破了就要从破掉的地方重新分离,重新拉,重新搓。很可能,还要重新被张老师批评几次……
拉,拉,拉开一段,将拉开的部分放在画心背面,手指往前挪动,握住之前揭开的部分,以免受力点太远,力量传导不均……
“慢一点、慢一点!”张老师紧紧盯着他的动作,不停指导,眼神奇异:
“右手不要绷那么紧!放松一点!要拉断——咦!”
沈乐手下,那段已经开始有断裂痕迹的命纸,底部悄然凸了一下,像是被什么力量轻轻一托。
就是这一托,让它停止断裂,被沈乐轻轻拉了起来。越过一块画心断裂的地方,继续拉,再越过一块,再继续拉……
唉,修行者的能力,真是不讲道理。
他要有这本事就好了!
张老师一边羡慕嫉妒,一边指导着沈乐,将命纸一张张揭了下来。
这张画的面积还是有些大的,再加上画心断裂、破洞,沈乐再怎么仔细,也免不了将命纸揭成了五六片。
五六片大纸放到旁边晾着,画心背面粘附的零碎小纸,就只能用针锥挑,用手搓,搓成细细的纸卷,直接扔掉——
“好啦!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要补画心了!”
在画心下方,粘附的水油纸映衬下,画心破洞异常醒目。沈乐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先拿起锋利的小马蹄刀,准备在破洞旁边刮:
“等等啊老师,之前在洞上刮出斜坡,是为了贴补绢的时候,边缘上两层迭在一起,不会太厚。
我用新的方法让它们长好,是不是,就不用刮斜坡了?”
这一个问题,问得张老师胸口一闷。
没错,理论上没错,让新补上的丝绢,和原有丝绢“长”在一起的话,不用上浆糊,也不用刮个斜坡,让两层丝绢迭在一起;
但是,但是……
你这个学生,怎么总是用各种超能力,挑战修复的传统手法呢!
“让我看看你练到什么程度了!补上去的位置,会不会疙疙瘩瘩的,会不会没法落笔、没法吸墨!”
为了自己的心情顺畅,张老师不得不提高嗓门。沈乐赶紧冲到旁边柜子里,捧出一迭修补好的旧绢,恭恭敬敬,奉到老师面前:
“张老师,您试一试……需要的话,我还可以现场修补,现场让您试笔!”
……怎么办,感觉更加胸闷了……真不想教这些有特异功能的学生啊……
张老师先拿起放大镜,显微镜,轮流仔细观察。很好,丝素蛋白溶液“长”上去的部分,至少在显微镜下,光洁程度和原有部分差距不大;
再饱蘸墨汁,枯笔,焦笔,浓笔,淡笔,调颜料,石青朱砂藤黄……
一笔一笔,在沈乐补过的那些旧绢上画过去。
一边画,一边凝神感知手下的触感,仔细观察墨汁、颜料晕开的样子,被丝绢吸收的速度……
“应该是可以了。”良久,张老师缓缓点头,表示认可。
其实还有一点点小小的差别,毕竟丝素蛋白刚凝结的部分,和经过漫长岁月老化,或者经过人工做旧的部分,性质并不相同;
但是,即便用传统手法补上去,刮薄、刮成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