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作者的话 第九十四~一百零五章回顾(2/7)

句话里能看出王虹予控制不了徐萦则。此外,还要注意一点,徐萦则没有渐近线的时候,王虹予就已经控制不住她了。当徐萦则有了渐近线之后,她才是一家之主。

    文中没有直接给出这样的结论,但是以王虹予对徐萦则的态度而言,那不仅仅是简单的尊重,在这个家庭中,徐萦则能决断很多事。

    徐萦则和妈妈生活在一起,而且她妈妈不干涉她的日常生活,这种体验是慕正光所没有的。把不干涉看作爱的形式之一,在爱中成长的徐萦则把家人排在朋友前面也就在所难免了。她的家人兼有朋友的身份,而朋友却不兼有家人的身份。

    在本章中要表现的不仅仅是排序问题。徐萦则对待父母的态度比慕正光积极得多。慕正光为爸妈考虑,不想打扰他们的工作,乍一看似乎很懂事,但是细究的话,这就是隔阂。

    而且,在慕正光的思维中,他没有把家人和渐近率的分级标准分开来看。

    说个不恰当的例子,有些人非常在意家人的收入,或者再换个说法,有些父母非常在意孩子的分数。或许应该这么说,有些衡量标准不应该在家庭里出现,那些标准有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而家恰好不是适用范围。

    渐近率是全书的重要设定之一。在哪些场合下,要用渐近率作为衡量标准、作为判断优劣的条件?在赛场上,在研究院里。往大了说,在学校里,在所有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人群里,渐近率都是非常高效的衡量标准。但是这个标准不能带进家里。

    ————————————

    第九十六章《我想为你做些事》

    本章也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两位主角的对话。

    通常,慕正光对徐萦则给的建议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欣然接受。第二种,不太明白、不解其意。第三种就是本章里说到这是一种,不认同。全书第一次出现“不认同”这三个字,就是在本章里。

    在这部分对话中,徐萦则是主要讲述者,慕正光在多数时候是聆听者。

    徐萦则讲的那些可以用一个词总结:安全。

    为了保障安全,所以强化。

    为了强化,所以告知父母强化方式,并提前做准备。

    提前做准备,一方面是理论积累,另一方面是物质积累。

    理论就是强化方式。物质就是实现愿望的机会。

    文中没有细说物质积累,这里放一个例子:假如父母的愿望是得到孩子制作的一张贺卡,这种愿望就可以预留实现机会。提前做好一张贺卡装在盒子里,需要实现愿望的时候,打开盒子就行了。当然了,在具体处理的时候,还有很多细节要考虑。

    第二部分,徐萦则和校长的对话。

    徐萦则面对校长的时候称不上礼貌,但是校长对徐萦则就更不礼貌了。如果徐萦则不是研究站站长,那么,校长就会像以往一样,采取俯视的态度对待学生。

    不过有一点要说明,直呼其名不算不礼貌,校长能直呼学生的名字,反过来学生也能直呼校长的名字,这种行为很正常,无可厚非。

    假如,校长是研究站站长,有一天,校长要见一位普通学生,那么,校长的姿态一定远比徐萦则高。文中或多或少的暗示明示过研究站站长位高权重,这不是戏言。

    返回正题,徐萦则和校长的对话,也可以说是徐萦则给校长下达的命令。

    命令主要有三条:第一条,租用教学楼。第二条,更换线路。第三条,把特定的同学分到特定的班级(这条命令在下一章)。

    关于这三条,分别解析吧。

    第一条,租用教学楼。下一章里写了,徐萦则给的租金够用,十年的租金可以重盖这两栋楼(这么说不太客观,因为有通货膨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