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黎世说道:“当年他总是掰着手指头算日子,说他已经几百岁了,还能再看我几年,可最后他却说我小气,每天也不咋去看他,可他也是个小气鬼,这么多年连一个梦都不来梦中看我……”
墨修尘闻言沉默了。
简单的三言两语,其实已经将他们之间的亲情说得淋漓尽致了。
秦连山与墨修尘都明智的没有追问,他们绝对不相信黎兮是寿终正寝的,至少黎世知道些什么。
至于是否关系到当下这场局,还不得而知。
黎世捂着脸,小声说道:“在我五岁那年,他带着我去踏青,同样的春天,一样的百花齐放……”
老人身穿儒衫,神采奕奕,牵着孩子的手在山路中朗诵古圣贤人的诗篇。
孩子问:“祖父,当年你真的去过传说中的书院吗?”
“去过的,当年祖父可丢脸了,不会吟诗作对,也不会讲啥大道理,但是先生们看祖父就是顺眼。”老人揉着孩子的小脑袋,眼神温柔:“祖父进入书院后,听夫子们传道授业解惑,读圣人们的传世篇章,肚子中也算是装了几斤墨水的……”
孩子仰头天真且崇拜地问道:“墨水也可以装进肚子吗?那东西不咋好喝……”
老人瞪大双眼,然后抚须而笑:“所以,书也不好读啊,需要用心才能读书的。”
“好像也是唉!”孩子挠着脑袋:“我就比较笨了,喝了墨水也不认识几个字。”
“哈哈,读书是长久事,活到老学到老,学问是越老越精的。”老人拍着孩子的小脑袋瓜,满脸宠溺。
他们不知道走过多少山川,孩子也长了些个,习得的字也多了起来,背上也多了个小书箱,其中有老人在市井坊间给买的话本。
老少手中的行山杖也变得光泽莹润。
走过了春夏秋冬。
越过凛冽寒冬,来到春天,他们也终于踏上了归程。
老人说回去就让孩子去学塾听夫子们讲课,等到年岁大些就可以去书院了。
孩子手舞足蹈着说好。
但就是在那个百花齐放的春天里。
天地间响起轰隆雷声。
紧接着便是雷电交加,狂风骤雨倾盆而至。
老人将孩子护在身后。
过了片刻,老人蹲下身来,抚摸着孩子斗笠下的脸颊,温柔道:“记得回家的路吧?”
孩子使劲儿点头:“晓得的。”
老人欣慰地点着头,为孩子紧了紧身上的蓑衣,带好斗笠,笑道:“接下来的路,你要一个人回家了,怕吗?”
孩子缓缓低下脑袋,雨水划过脸颊,然后仰起头来,坚定道:“不怕,我有行山杖,妖魔鬼怪都要退避,神灵为我护航!”
老人点点头:“现在,认准回家的路,坚定地走下去,不要回头!”
孩子没有嚎啕大哭,看向老人,挥舞着手中的行山杖:“祖父,那我先赶路,你要快些跟上啊。”
“好的!”
孩子一手持行山杖,抓紧书箱的绳子,最后看了一眼老人,迈步往前走去。
他不知道后方发生了什么事。
只听得有猛兽般的咆哮声,有山岳倾倒之声,大地都在为之震颤。
雷霆越来越猖獗。
仿佛有人将天空都撕裂开来。
雨越来越大。
孩子很听话,没有回头,只是脚踩雨水不断前行。
哪怕是天黑了下来,也没有停下脚步。
他对峙过豺狼,遇到过下山猛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