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是,他们几世积累的财富将化做乌有。
“八公,朝廷突然在沿海建了三座大型盐场,而且还强制将盐纳入了国家专售,我们上当了。”
“是啊八公,现如今我们手中的盐变得分文不值,五文钱一斤,把盐卖了连还钱柜利息都不够,您快想个办法啊。”
此时的八公哪还有先前的从容,从看到皇帝命令的那一瞬间,他就知道完了,皇帝借商战直接把他们的食盐经营权夺走了,这还不算,还将他们的家底都光明正大的夺走了。
几年前皇帝曾下令推行盐专售,被他们这些大盐商勾结大臣全力抵制,最后胎死腹中,如今不想朝廷却攻克了晒盐之法,成本竟然低廉的如此可怕,好大一个大坑啊。
难怪柜坊会这么大方的给他们借贷,什么当年恩情,都是说辞,如今想来当真是可笑,自己等人竟然用自己的钱把自己玩死了。
一下子苍老许多的八公,虚弱的躺在躺椅上,无力的挥挥手道:“各自想招吧。”说完眼睛闭上,不再管吵闹的人群。
“不好了!不好了!柜坊听说了盐价的事,带着人去家里催债了,还有官军协助。”
“妈的,朝廷这是把我们往死路上逼啊,走!抄家伙干他娘的。”
“对对!走!——”
虽然骂的欢,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接受自己一穷二白的现实,因为没了财富也失了人心的这些盐商,很快就被官府捉拿了,因为他们的大债主,钱柜以欠钱不还为由把他们告了,结果朝廷一下子将几大盐商一网打尽,财产全部按市价判抵给了钱柜,为此户部专门派了大员前来接收,仅财货都达到了一二百万贯,还没算一些固定资产。
紧接着,朝廷下令冻结了杭州之地的土地私人交易,由朝廷按照市价收购愿意出售的土地,胆敢私相授受,大罪,为的是控制低价,免得给朝廷开发杭州添乱,这个禁令一直持续到朝廷下令杭州开发完毕为止。
杭州的开发的规划图,高不易指挥着工部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新城围着西湖而建,他把后世的防洪、排污、绿化理念带进了城市规划中,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塑料袋,当然他也不准备用数量有限的橡胶去做胶袋,所以生活污水大可以集中处理之后做有机肥。
建设新城,最主要的就是先清理西湖里的淤泥,同时阻断钱塘江和西湖的连接,因为钱塘江的大潮,每年都会裹挟大量泥沙进入西湖,造成湖面於堵,湖水泛滥。
清理出来的淤泥,直接用来铺垫低洼之地,修筑了新的湖堤,来隔断西湖与钱塘江的联系,引其他河水入湖。
对于水中的蛟龙和山野中的老虎、熊、野狼和野猪等猛兽,高不易下令朝廷高价回收,一时间百姓布于荒野,穷搜水底深山寻找这些东西。
经过半年捕杀,别说蛟龙了,就是野猪变得也不多见起来。
随着朝廷大量资金涌进杭州,河网得到疏浚,往来船只多如牛毛,大量的民间资本也在大量流进杭州。
胡人中不乏有眼光独特之辈。明白新城的价值,所以上书朝廷,愿意出三十万贯用于新城建设,唯一要求,就是在新城给他们一片地方建房子。
对此高不易果断拒绝,最多可以允许他们从朝廷盖的房子中,划一片区域给他们租住,这个时候的大唐是不需要看任何国家脸色的,外国人敢让唐人不爽,立马一顿胖揍少不了,告到天边,也还是揍你没商量。
随着新城的建设,人口再次聚集,很快杭州的人口就超过了洛阳,直逼三百万,而长安经过多年发展,也不过四五百万人口,一跃成为了仅次于长安的大城市。
在杭州高不易取消了坊市和宵禁,更为这座大城注入了活力。
资金的过度集中,让高不易顺势在长江入海口南岸,后世的上海城址上建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