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
这也是常态。
虽然武学的特性与倾向,有可能会引导神通的属性,但这种事只要是谈概率,那就是皆有可能。
李浪他初始就学的是佛门武功,掌握的第一门神通,就是重阳洗身这种色色的神通,他不也没有说什么?
“虽然出现了一点点微妙的偏差,但我的目的,好像是达到了!”
“三昧神风,典型的法术系神通,虽然可以操作的范围比较小,但它实打实的正面威力,却是真的强。”
“有诗为证:冷冷飕飕天地变,无影无形黄沙旋。穿林折岭倒松梅,播土扬尘崩岭坫。”
“这风外可吹开人的皮肉骨骼,内也能吹灭人的魂火心神,如若是结合上我的御剑之法剑一、剑二、剑三,那几乎就是战场收割机一般的效果。”越是细想,李浪越是喜笑颜开。
有了这门神通的加入,他的第一门战法雏形,也就算是勉强粗糙成型了。
以音焰之舞开场拉高各项能力上限,平心定意内藏精神,以防突袭,泥足深陷和回头是岸,一個软控一个硬控,保持自身战斗节奏,牛魔之力与连续空震相互配合,交替使用,拉高伤害,同时创造胜利之机。
最后则是一锤定音的攻击,以三昧真风为主,辅佐以剑法或者刀法。
至于其它的神通,则是依照战局中具体的情况变化,而再决定是否使用,是否增补。
这套战法,当然还谈不上多成熟,但有了框架,之后就好往里搭建骨肉,进行完善,直到最佳。
“依照沈星海所言,真正上好的战法,都应以三为界,一套战法最多只有三种主核心神通,其它的神通,都是随机应变的施展。”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形成更多套的完整战法,使得整体的战斗风格,不受到限制,同时被对手抓住破绽的可能,也愈发的小。”
“只不过,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李浪叹了口气。
神通各有各的妙处,做加法容易,做减法···哪有那么简单。
不说自身舍不舍得的问题。
单单是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况,准备的核心神通太少,电光火石之间来不及反应,阴沟里翻船,那就叫憋屈。
以三为界的前提是,这三种核心的神通,不仅要搭配完美,组合均匀,兼顾各种情况,同时配合上任何其它的多种神通,都能在第一时间,发挥出强效。
这其实是很难的事情。
需要的不止是神通本身的质量,也是修行者对神通的掌握。
李浪此时身体里的神通虽多,但却绝不敢说,对这些神通,就真的都掌握到了什么高度。
不少神通,都局限于能用的阶段。
要说了解,那还真没多少。
然而,针对这一点,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无论是武功还是寿功,对于解析神通,目前来看都不对口。
特别是武功的修行,它和神通既有关联,却不直接挂钩,这就很尴尬。
想通过武学来推导神通的具体细节,那都不可能。
只能通过一次次的实用,从具体效果中,感知这些神通的妙处,然后再自我的不断归纳总结。
决定好了战法的草创结构,接下来自然就是不断的习惯,然后战斗。
战船之上,少不了李浪的对手。
那些镇西军将士不提,二雪都是不错的交战对象。
实在是飘了,还能当着老沈的面,调戏一下天山月。
当天就能立刻享受到老沈的亲密教学。
只是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