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但是他想换换口味。
“弄条鱼吃。”
雨幕忽然裂开,很快又恢复,王慎出现在了百丈之外的树梢上。
树梢弯曲,接着抬起,溅起了大量的水花。
瓢泼大雨,电闪雷鸣之中,一个人在山中极速的穿行,过不一会功夫功夫,他便来到了青河边上,一头扎进了水流湍急的青河之中。
青河地下,一条硕大的黑鱼正在追逐一条草鱼,眼看着就要追上猎物,忽然身形一顿,接着就消失不见了。
湍急的青河之中,嘭的一声炸开一团水花,一人从水中窜了出来,手中提着两条大黑鱼。
过了没多久王慎就回到了“山神洞”中。
水是山泉水,鱼是青河的黑鱼,篝火燃烧,铁锅里咕噜咕噜冒着泡。
“嗯,还少点什么。”王慎看了看外面的山中,身形忽的消失不见。
眨了眨眼的功夫,山顶上便多了一个人。王慎在山林之中穿梭。
山中林木多,时值盛夏,正是一年之中野果最多的时候。
虽然风雨颇大,一些树木的枝头上还是挂着一些果子。
苹果、山桃、野葡萄……王慎摘了一些,带回了洞里。
等了一会,铁锅里的鱼汤已经泛白了,香气飘了出来。王慎不急着吃肉,先喝了一口汤。
“嗯,香,鲜。”
王慎就这鱼汤,吃着鱼肉,喝一口小酒,赏这外面的雨,美滋滋。
次日,雨停,烈日炙烤着大地。
王慎出了“山神洞”,来到了云峰山上。
此时再见到伏未休,他身上的气势和上次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是截然不同。
先前因为身上有天人之皮的缘故,他身上那所剩无几的炁都被用来护住自身的心脉和头颅,用来与那天人之毒抗争。
此时,天人之皮已经不复存在,这几个月来他全力修行,修行进境几乎是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
还真是应了王慎的那句话“破而后立”,他所修行的《大乘经》再次修炼起来自然是水到渠成,但是他的心境却是今时不同往日。
他经历了长达数年的生不如死的历练,心态沉稳到不能在沉稳。
人说心静如止水,他就是如此,丝毫不起任何的波澜,这种心态是极其适合修行的。
“宗主!”现在的伏未休是真正的认可了这个组织,认可了王慎这个宗主。
“看来伏老的状态极好啊!”
“多亏大家的帮助,我得以重获新生。宗主开了另外一处眼窍了?”
王慎点点头。
“这一次要快的多。”沈惊圣在一旁道。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的确是快的多。”王慎点头道,这一次用的时间不到上一次的一半。
他这一次上山来是有几件事情的,首先就是看看伏未休恢复的怎么样,现在看来他恢复的极好,比王慎想象的还要好。
另外他还要想他们几个老前辈请教一下接下来的通耳窍和地冲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最后一件事情是关于仲可道身上的伤的事情。
对于通耳窍相关的事宜,伏未休和仲可道都将自己通耳窍的经验传授给了王慎。
其实这个过程和通眼窍的过程很相似,需要自己的摸索,旁人的经验也仅供参考,整个过程还是求一个“稳”字,莫要急躁。
“眼、耳、地冲这三窍之中最难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眼窍,宗主已经跨过了最难的一关,有眼窍内观之法的辅助加持,通耳窍肯定是要相对容易些一些的。”仲可道如实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