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四十一章 红颜薄命,天道不公(2/5)

,也不逍遥!”

    汝阳王闻听常持满此言,立刻坐直了身子,手里的酒樽也因此晃动不已,就连洒水都洒溅到床帷之上。汝阳王却全没在意,有点急忙忙的问道:

    “莫非常仙师还会预测未来之法?”

    常持满又是微微一笑,一边轻轻摆手,一边回话:

    “实不相瞒,某虽跟着师尊学得一些术法神通,可对谶纬预言之术却并不擅长,非某不才,实乃师尊也不精于此道!倒叫王爷失望了!”

    汝阳王听了矮道人这番回答才明白,原来不是常持满不会,而是他师傅叶净能也不怎么会,真是可惜了。当下就有点悻悻然,沉默了一会又似想到了什么,重新看向常持满,问道:

    “可是孤曾听闻,尊师叶道长曾于御前为陛下向天问卦,所求乃是皇后宿运子嗣之事?莫非传闻有假?”

    常持满被这么一问,也是有点发愣,他没着急回答,而是沉思起来,过了好一会才开口,只听他说:

    “王爷莫怪,非贫道有心欺瞒,实乃此事某知不祥,只是偶然听同门师兄曾谈及过一二,具体内情可能有误,王爷且当故事来听,若有偏差,莫怪贫道!”

    汝阳王刚才还有点失望,突然听常持满这么说,登时兴趣大增,他放下酒樽,急忙忙笑眯眯的回答:

    “不怪不怪,仙师尽管讲来!”

    常持满得了回应,当下不紧不慢的讲起来。

    原来这事还得从叶净能于长安城剑斩狐妖救少女说起,叶净能自从那件事以后,无论百官还是百姓,无不是将他传的沸沸扬扬神乎其神,都说他是天上神仙下凡,世上就没有他办不到的事。

    没想到这件事也不知如何,竟传到了当今皇后娘娘耳中,或是从小厮丫鬟那听来的野风,或是自己娘家心腹传来密信,总之皇后娘娘知道了叶净能的本领,她虽然看似地位崇高不可攀,荣华富贵到了极点,可惜天不作美,人无完人。

    原来就在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时候,年仅九岁尚未及笄的王皇后就被则天女皇选中,许给了自己的皇孙李隆基。王皇后本名王有荣,出身于数百年名门望族太原王氏,先祖是南北朝名将王神念,父亲王仁皎官至太仆卿,封祁国公。哥哥王守一跟李隆基交情深厚,在李隆基逆风翻盘的路上立下了不少功劳。

    而王有容自己虽然生的是女儿身,但她为人聪慧、生性果敢,很有大局观,先祖祖父父亲的英明睿智都继承到了她的身上。李隆基从女皇时苟且偷生到韦皇后时崭露头角,再从太平公主时的举步维艰到最终的执掌大权荣登大宝,崛起之路上,这位王妃没少为他出谋划策,完美的演绎了什么叫做“贤内助。

    那时候唐中宗李显刚被自己的老婆闺女下药毒死,朝堂上震荡不安,皇后韦氏拥立幼小重茂太子,她和女儿安乐公主临朝称制,并准备效仿婆母武则天做女皇帝。她勾结了大批朝堂官员,并且暗中扶持自己娘家的势力,将皇宫里的禁军首领全换成了自家兄弟,眼看着就要再行武则天之事,李唐男儿又要被另外一个女人摁上了砧板。

    值此危急关头,远在潞州的李隆基和亲信们秘密筹划起事,枕边人王有荣在幕后也帮助李隆基谋划讨逆事宜,并鼓励他果断举兵,韦氏一党就这样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铲除。之后,王有荣又利用娘家的深厚实力,帮助已经称帝的李隆基铲除她们那野心巨大的亲姑母太平公主一党,努力地帮自家郎君稳固住了皇位。虽然在整个朝堂争斗过程中,王妃的功劳未必有刘幽求王毛仲等人那么大,但李隆基之所以能平定内乱、夺得帝位,发妻王有荣绝对有着不小的功劳。也正因如此,唐玄宗对这位患难与共的发妻王有荣很是信赖,并在登基后不久,便册立她为皇后,从此二人齐心,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牢靠的基础,李隆基立志要当唐太宗,王皇后自己也做好了成为长孙皇后那般人物的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