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二卷 卷末总结(2/3)

>
    差不多是世界观的意思。

    第二层是主角个人的历程。

    比如实力进步速度。

    各阶段发展方向——寄人篱下、独行侠、自立门户等等。

    主角各个阶段的对手分别会是谁——在哪个层面(经济、武力、权力),如何产生矛盾与对抗。

    相应的,在这个阶段他会达到什么样的成就。

    第一、二层是整本书的框架,开书前就完成了。

    第三层次到了卷。

    在每一卷,我希望有一到二个完整且独立的故事内核。

    比如说第一卷有两个内核。

    第一个是武者关于人生的态度。

    其表达主要依靠两个人物,洪坚与李鹤鸣,通过他们各自的选择和经历,进行对比彰显。

    第二个是异乡人来到新世界渐渐扎根的过程。

    具体通过洪范和家族间的关系转变来展开。

    第二卷则是复仇与无常。

    选定了内核,我才能确定蛇人攻城、总督与州守争斗之类的卷背景,并且与第二层主角个人的发展进度相互调和,罗织出卷故事主线。

    第四层是重要配角的个人线。

    这里的重要指的不是篇幅。

    比如说在第一卷的洪胜、洪平、郑芙蕖。

    比如说在第二卷的白嘉赐、詹元子、吕云师、苏佩锋、敖知弦、屈罗意等等。

    通过他们,我同样能做一些表达。

    比如洪平的改变与其战死的宿命式的关联。

    比如白嘉赐在能力有限下,对于未来与现在的斟酌取舍。

    比如一些我觉得有趣的情绪与性格特质。

    第五层是安排具体的故事。

    包含每一段剧情在大背景下的来龙去脉、起承转合。

    明月楼品花会为什么发生、怎么发生的、最后如何解决等等。

    在这个层面,我才开始思考爽点和节奏,如何在每个小故事中让洪范尽量正面或侧面装逼打脸,给大家情绪反馈。

    第六层是小故事的细节。

    这时候故事已经走起来了,我需要基于细纲将各种零碎因素推演结合——譬如参演人物的临场反应,情绪变化。

    还有故事发生的环境,如何情景交融,如何渲染,都在这一层考虑。

    第七层是前后文的衔接。

    包括伏笔、暗线、上下文衔接的钩子。

    具体来说类似商行的发展进度,器作监的研究,武器装备的获取,武道杀法的研发等等。

    有了这些东西,大家会觉得故事是立体的、有机的,各个线头在齐头并进。

    七个层面都构思完成后,才到实际写作。

    然后是无休无止的返工修改。

    因为我开始写正文以后,随着描写的深入,对人物会不断有新的认识。

    往往我写着写着才发觉,这个人跟我一开始想的、设计的不一样。

    那我只能按照人物最新的姿态去修正他的选择。

    如此,故事不得不变。

    两卷写下来,我在每卷起笔前定好的大纲最后全都改得面目全非。

    这种写法有好有坏。

    坏在慢。

    好在内容会更有整体性。

    比如第一卷里,我写洪坚是坚守在冬天的冰,李鹤鸣是死在过去久未下葬的火。

    比如第二卷里,我又把苏佩锋与洪范做了对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