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已经为望远镜,设计了一大堆的任务。
包括但不限于,系内行星观测、银河系恒星观测、深空星系观测等等任务。
实验舱之内,正在对巡天望远镜进行拆封。
在这之后,将会通过实验舱之内的发射通道,发射到舱外。
这项技术,已经算是比较成熟。
在上一次载人飞行的过程之中,就曾经发射过一枚伴飞的小型卫星。
双方的原理是相同的。
从空间站之中,放飞这样的高精度实验设备,更加可靠。
相比较于直接通过火箭发射到太空之中。
空间站放飞,减少了不少的风险。
“实验舱发射通道,已经完成发射前准备。”
在拆封完成之后,一边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系,一边准备着。
因为巡天望远镜的所属方是国台。
所以,他们也有不少的人员,在飞控中心之内工作。
将圆柱状的折叠望远镜给塞进发射通道之后。
“发射准备已完成,请指示。”
电波在太空之中横渡,将命令传输到无垠太空之中。
“批准进行发射任务。”
发射管道之中,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之下。
巡天望远镜组件,以极高的相对速度飞离了空间站。
目前空间站的高度为380千米,望远镜的工作高度也在这里。
发射完成之后,巡天望远镜就已经和空间站关系不太大了。
地面控制中心,会有专门的人员对望远镜后续的飞行状态、自身情况,进行详细跟踪。
在自己心里,将这项任务给划掉。
几人稍微休息了一会。
刚刚的放飞过程,并不多么轻松。
虽然空间站之内,因为失重的原故,望远镜不会像在地面那样沉重。
但是仅仅是轻轻一推,它就会飞到舱顶。
让人必须要控制好自己的力量,才能够将望远镜精准地推进发射管道之中。
对于肌肉力量的考验,还是很大的。
“接下来的任务是生物实验室。”
在休息完毕之后,刘洋开始对生物实验室之中的设备进行操作。
他们此行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微重力情况下DNA测序”。
这是一项全新的科学领域,太空基因学。
在这之前,虽然有人在太空之中完成过小白鼠实验。
但是受限制于技术问题,还没有人进行过DNA测序。
这一次,他们的实验舱之中就携带了一台测序仪。
这是一台仅仅有人头大小的设备。
它能够通过纳米孔施加电流。
当含有检测样本的液体流过检测仪时。
不同的DNA分子将会引起不同的电流变化。
通过这些电流变化,就能够识别出这种基因序列的生物。
乘员组提前准备了数种不同的DNA样本。
分别有小白鼠、猴子、兔子、细菌、病毒等等。
当刘洋在空间站之内,进行DNA测序实验的时候。
地面实验团队,会对同一母体采集到的DNA样本进行测试。
用来校正这台DNA测试仪的准确率。
这项技术主要用来识别空间站之内的微生物群落。
甄别它们是不是威胁到了宇航员们的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