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看着台下好像是一群小学生一样的人群。
声音温柔地说道:
“有没有什么问题想要提问的?”
好似是幼儿园老师,在教导一群劣童。
台下坐着的。
不是专家学者,就是当了几十年兵的老士官。
不过现在他们的心中。
大多有着数不清的问号。
尤其是那些老兵。
对于这样的高科技,更是摸不着头脑。
毕竟他们当兵的时代,基本上学历都不是很高。
现在更多是掌握着数项独一无二的军事技能。
这种明显是高科技的东西。
他们不是那么明白。
“张教授,我有几个问题想问。”
首先提问的,是一位研究信息化作战的专家。
“请问。”
张星扬十分礼貌地伸手。
“第一个问题,战甲的动力来源是什么?”
对方问出的问题,还算是关键。
“战甲采用的是电力驱动,电力来源是铝燃料电池。”
张星扬简单解释了一番。
甚至还展示了数张电力系统的图纸给大家看了看。
“铝燃料电池主要是靠铝棒来供电,虽然功率不是很高。
但是胜在更换电池比较简单、方便。”
“更换一次电池能够维持多久的时间?”
“如果是全功率运转,大概能够维持12个小时。”
张星扬在这方面,也没想隐瞒。
这种数据,他们想知道很快就能知道。
而且12个小时,放在军事领域不算一个很短的时间。
如果行动迅速,12个小时都能够完成装甲突击、战斗、撤退的全部过程。
“第二个问题,现在的战甲是否能够实现您所说的无人化、智能化作战?”
这个问题其实和今天的会议内容,没有太大的关系。
不过很多人还是对此比较好奇。
因为如果能够实现,那么对于战争形势的改变实在是太大了。
说是彻底改变陆地战争发展,一点也不夸张。
听到问题,张星扬也没太在意。
这其实是给大家画了一张大饼。
至于能够有多少人吃下去。
那就不知道了。
不过看起来,对方似乎很在乎这一点。
“我们目前的芯片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还做不到这一点。”
张星扬倒也没有瞎说:
“这需要技术进一步发展之后才能够做到。
不过我不认为,这一天还很遥远。”
对方问完这个问题之后,干脆利落地坐了回去。
随后就陷入了思考之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在座的其他人,这时候也各自有着不同的心思。
有人感觉惋惜,有人感到窃喜。
在刚刚听到无人化、智能化作战的时候。
给大家带来的冲击。
其实不亚于当他们还是机械化陆军时。
第一次看到信息化作战带来的冲击。
这种体系上的差距。
其实要比单一的技术差距。
要更加让人感觉到绝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