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电子干扰战斗机,成功干扰了对方的雷达系统之后,近百架战斗机对于这些阵地发动了饱和式攻击,成功将对方花费数十亿美元建设的雷达和反导导弹系统,化为了灰烬。
这也是世界上较早的通过夺取电磁权然后夺取到制空权,完成对交战一方全面压制的战争。
自这之后,在设计武器系统的时候,各国的设计师都不可避免的需要研究如何能够让武器系统拥有较好的抗电磁干扰性能。
尤其是对于并不具备电子战干扰飞机,不能够和对方进行电子战的国家来说,这一点就尤为重要。
“想要有专业的电子战飞机,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宋天行感慨地说了一句:
“不过我们的新型战斗机,加强了抗电磁干扰能力。”
张星扬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道:
“电磁权的争夺只不过制空权夺取的前奏,真正的考验还是在后续的空中战斗之中。”
对于空军发展比较全面的国家来说,能够完全取得电磁压制的情况,也只有在面对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才能够出现。
实力强劲一些的国家,都有着一定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这个时候,需要考验的就是双方战斗机的性能和飞行员的战斗素养。
“根据我们之前为四代机制定的4S标准,高空高速不再是我们的发展重点。”
“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雷达系统和超远程空空导弹。”
现如今的战斗机之中,已经很少看到专注于高空高速战斗机。
主要的原因还是战争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雷达系统的发展也让曾经无限追求高速的行为失去了意义。
“不过之前的很多设想的对抗场景,都是四代机和三代机交战的场景。”
“如果是四代机和四代机之间的对抗,那么交战情况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实这一点,也和张星扬有着不小的关系。
尤其是在歼十S在去年的对抗之中,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32:1的战果。
更是让大家对于战斗场景的设想,偏向于拥有代差的战斗机之间。
这个时候,虽然鹰酱的F-22已经完成了首飞,但是还没有服役,所以大家对于别人家的四代机具体是什么性能,也没有准确的认知。
依然是用之前的战斗情况,去套用可能会面对的对抗状况。
“因为双方都是隐身高速战斗机,所以在战斗的时候就更加考验双方的雷达系统和隐身。”
这样的战斗,实际上更像是两个手持猎枪的敌人,行走在一片漆黑的森林之中,比拼的就是谁能够率先发现对方,发现即是毁灭!
“雷达研究所那么的新型相控阵雷达开发很顺利。”
张星扬对着身边的宋天行笑了一下说道。
不过,在下一刻,张星扬还是提出了一个在这个时候没什么人思考过的设想。
“其实我们可以发展一批隐身无人战斗机,和四代机组成战斗编队。”
在这个时候,战斗机编队都还是通过有人战斗机构成的。
无人机,在这个时代更多还是承担侦查任务。
不像后来蓬勃发展,几乎能够干侦查、打击、电磁干扰等等所有任务的无人战斗机。
甚至,在五十年代之后,无人集群组成的自动战斗系统,已经成为了战争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无人机群之中,有人战斗机也从原先的众多任务解脱了出来,主要承担战争之中的指挥职能。
毕竟,虽然智能作战系统已经十分成熟,但是一些关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