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赢家应有的样子。顺便说一句,2000年代还未结束。十年六冠是23号的极限,但不是弗莱的极限。”
马克·斯坦因与萨姆·史密斯的论战,可以说是“44 VS 23”第二季的开端。
只不过这一次,于飞从格局的撼动者变成了一个真正的GOAT候选人。
年轻一代里有超过六成的人认为于飞是GOAT。
如果放到全年龄段,这场论战已经无限接近于五五开。
锐步敏锐地察觉到了于飞的登基迹象,便把即将问世的天选者九代命名为“GOAT”。
同时,还围绕天选者品牌衍生出了一个和于飞息息相关的“SoleImperium”(唯一帝国)系列的运动装备,同样大受欢迎。
此时的锐步拥有90年代的耐克公司的心理。
他们清楚于飞在改变现状,但在于飞走出那一步之前,他们要走得更远。
上赛季,马克·斯坦因提出了“帝国”的概念。
这主要是为了争夺于飞换队连冠的定义权。
同一队连续夺冠那叫王朝,若是有人换了球队之后依然连续夺冠呢?
那就是帝国了。
斯坦因用“SoleImperium”强调了于飞的个人威权,旨在强调雄鹿和超音速之所以夺冠,是因为于飞的存在。
这大大弱化了传统的王朝叙事。
不过,这却和当年围绕乔丹的宣传,即23号所谓的崇高的求胜意志,犹如美国的军事神话一样的化身,耐克不顾一切地宣扬着乔丹的传奇,将23号的暴戾美化成赢家对队友的鞭策,将上位者的霸道与蛮横定义为追求胜利而必须为之的举动。
十几年来,耐克已经形成了对这条路径的依赖。
他们将自己的球星塑造成追求胜利的赢家,但在团队胜利的同时拔高了他们的个人地位。
只不过,锐步在这方面更进一步。
“SoleImperium”概念的诞生旨在强调于飞的个人,而弱化,甚至是无视超音速其他人的贡献。
这样的营销和宣传确实比耐克更有逼格和煽动力,但反过来,对超音速的某些球员来说,他们作为球队一员的贡献被抹除了。
像夸梅·布朗这样的人很乐意成为帝国的仆人。
但对年方21岁的凯文·杜兰特而言,情况要复杂得多。
耐克把詹姆斯当作一个养废的号,所以他们愿意让詹科联手,通过1+1的方式来抗衡44号。
可对杜兰特,耐克有更深层的期望。
杜兰特以于飞二世的头衔出道,耐克在他进入NBA之前就给了一份仅次于詹姆斯的代言合同。之后,于飞返回西雅图,这大大出乎了耐克的意料。
然后,耐克将计就计,让杜兰特在于飞身边学习,并悄悄蚕食锐步的部分人气,并且,他们特意地给杜兰特设计了一个巧妙的人设:邻家男孩。
不同于乔丹的暴君,于飞的独尊,詹姆斯的国王和科比的黑曼巴形象,这些人设都有种拒人于外的威势。
然而杜兰特不同。
他身上没有纹身,对任何人都友好,随身背着书包,说着动听的话。
但最近,耐克发现杜兰特非但没有蚕食锐步的市场,反而成为了衬托于飞的存在。
西雅图人会购买杜兰特的球衣,但如果让他们在于飞和杜兰特之间做选择,答案就相当现实了。
因为杜兰特至今仍然是超音速的三号球员。
他不是于飞的副手,他是于飞和罗伊之后的人。
随着于飞阵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