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21章 死里逃生(2/2)

义刨根问底道。

    “就是小子新搞出来的热武器,威力还算不错吧。”

    孙明并未隐瞒,原本就是拿出来助唐王一臂之力的,可人家对他没有信心,根本不理这一茬。

    如今是明末,咱们这边和西方热武器上的差距已经显现了出来。

    公元1547年,法国钟表商人马克在原本转轮火枪的基础上增加了火石,出现了世界第一支碎发枪。

    射击速度快,即使在下雨天这等恶劣的战场环境下,依旧能够有效激发,使得火枪的发展突飞猛进。

    而现在的大明,火绳枪都很少,更多的还在使用三眼火铳这等非常原始的热武器。

    除此之外,大明的匠造间偷工减料,使得本来就落后的武器更加不堪。

    热武器出现代差,就现在的明朝而言,还能够接受,也体现不出太大的战略差距。

    因为在真正的子弹和连发枪出现之前,火枪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尤其是大规模军团冲击的时候,你只有放一两枪的机会,战马就已经冲到阵地了,

    等待火枪手的,将是人仰马翻,毫无反抗的被收割性命。

    当然,这是开花弹没有出现之前。

    普通的实心炮弹,只能打一条直线,虽然落地以后可以反复弹起,造成更大的伤害,可准头太差,而且受地形限制。

    如果是泥泞的草地或者土质疏松的地方,火炮的威力也体现不出来。

    开花弹出现的时间节点是1803年,还是100多年以后的事情。

    所以,如果现代大明努力追赶西方的技术,还是很容易追上的。

    火器以及科技,真正被西方拉开差距,甚至无力追赶的是满清,并非大明。

    明朝的皇帝,都看出了火器的重要性。

    只不过朱棣的时候,因为技术受限,只能从西方高价采购,所以每一尊红夷大炮都是宝贝疙瘩,标配一匹马和一个小队。

    而到了明末,则是资金和官员贪腐等问题,不是崇祯不知道火器多香,也不是他不想造出更好的火器,而是没钱。

    军饷都发不出来,更别提造大炮了。

    至于清朝,不发展火器的原因,一来,满清八旗皆以骑兵为主,骑兵来去如风,火枪根本无法锁定目标。

    二来,统治者思维问题,总以天朝上国自居,对西方的新鲜事物非常不屑。

    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自以为是的满清被打的体无完肤,签下丧权辱国的金陵条约。

    一场大战,把所有人都打醒了。

    统治者和朝中大臣都意识到了东方和西方的巨大差距。

    可此时再追赶,早已回天无力。

    “嗯,姑爷,你先回去吧,这里的事交给老奴,等解决完,我自会向王爷交代。”

    刘忠义说道。

    “好!”

    孙明点头道。

    而后返回了东院正房。

    “人抓到了?”

    唐王依旧稳坐钓鱼台。

    “嗯,是王远,人已经死了”

    “父王,我研究的新武器,或可扭转战局!”

    孙明笃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