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极而生水,只有将一重道理修炼到极致,通向另一重对立相反的道理,并将之掌控乃至融合,那才是真正的极道境界。
太古的仙人,上古的大帝,还有当今的帝兵,都走到了这一步。
如那东皇钟,便是极阳生阴,最后阴阳合和,成就混元之理,如此才达到“帝兵”境界。
东皇钟如此,与之齐名的大梵钟与天誉钟也不例外,大梵钟为阿含寺重器,极尽生灭之理,合和轮回之道,钟声悠悠一响,终是真仙也有入灭可能。
天誉钟则是天地极道,极尽天地玄黄,也与阴阳相同,乃是有望“混元”的道路。
但如今天誉皇并未催发这极道神威。
他还有保留,还在观望,还想凭自身之力镇压对手。
然而对手却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只见许阳肩身一倾,混元一炁再出天灵,刹那划分又做三人。
“道兄,吾等来也!”
一气三化,瞬成围势,将那天誉皇压在阵中,道剑合力一通乱打。
战场之外,众人凝目望去,观那海市蜃楼,只见四位真仙围住天誉皇,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剑引地风火水,道开阴阳五行,引得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光辉灿烂,射眼夺目。
天誉皇被压在当中,一时只有招架之功,破围不得反见支拙。
双方如此,越战越烈,众仙凝目望去,只见场中雷鸣风吼,电光闪灼,雾气昏迷,天地惨然。
莫说战场,便是周边,都受战火摧残,风刮得推山转石松篁倒,雷惊得威风凛冽震人心;电闪得流天照野金蛇走;雾涌得弥弥漫漫蔽九重。
惊惊惊,骇骇骇,道法显神威,太上伏天皇!
如此这般,不知多久,天誉之皇终显疲态,被四仙道剑压在阵中左支右拙,越难招架,捉襟见肘。
“这……”
“一气化三清!”
“不愧是道门顶尖的大神通。”
“配合此人手段,三清一仙道剑相合,便是古朝君王也难抵挡。”
“还不动帝兵吗?”
众仙凝神,紧张观望。
战场之中,阵势之内,天誉皇独战四仙,虽有疲态却无退缩,擎动躯体打出一拳,依旧石破天惊,震动寰宇。
天誉战法!
天誉大帝,以地通天,修成天地玄黄之功,这天誉战法便是其帝经所传斗战圣法,能动天地伟力,玄黄威能,每一击都似天地镇压。
此等战法,与之前北域那通天大圣的“法天象地”有异曲同工之妙,效天仿地,宛若盘古,能够将自身的法与力提升到一个惊人的境地,是不折不扣的斗战大神通。
但天誉皇的能为,显然在那通天大圣之上,无须变动身躯,便有天地伟力,一拳破碎虚空,震撼寰宇,直向三清之中的太清道人击去。
然而太清道人神色不变,只将两手运起,若双鱼逐尾,化阴阳太极,以混元之理化去这天地重击,更将天誉皇拳臂摄住,予其他三人进攻机会。
一气三清,四人同心,太清道人方才接下天誉皇重拳,许阳与上清玉清的攻势便随之而来。
但见上清玉清仗剑而来,一者重如泰山,以自身仙法演九仪三才,天地人心之势,欲要镇压敌手,一者轻如鸿毛,亦演九仪三才,但却反向而用,欲削对手三花五气。
如此二道,左右交击,拳陷阴阳太极的天誉皇难以抽身,也应变不及,被二道一剑劈在两肩,顿时一个踉跄,左肩倾斜,遭九仪之力正面重压,右肩翻仰,受三才之法反面削弱。
一左一右,两道剑伤,加于皇者之身,压制仙元法力,更作用于根本,要斩灭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