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四百四十一章 产业危机!(4k)(3/5)

很一般?”

    “不太清楚,我们总不能进去偷学,不过我和长松注意到,里面很松散,听别人说只有老学徒摆架势,让下面跟着做,学得怎么样完全不管,甚至有练伤了的,除非交了几十两银子那种,会一一搭手。”

    “倒是一分钱一分货……”

    作为宗门平替,武馆优点繁多。

    面向广大百姓,增加底层武者基数,难以形成地方势力,降低集权难度,同时能坐享其成,吸纳武馆出来的头部人才。

    可惜人才不可能完全吸收。

    尤其是有点天赋,但不够的人。

    大家族自己开武馆,正是为吸收这一部分人才,并借此扩大影响力,拉拢各方团体。

    只要初步筛选出来,剩下的人哪会管你,照着老学徒练练错了,本身就是一种“不聪明”的体现。

    奈何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筛选式武馆,会对杨东雄这种专门开武馆盈利的造成巨大冲击。

    毕竟便宜,明面上看还似乎更有出路,至于剩下练伤了的人……

    人本驱利,没人会去在意,更有侥幸心理,谁都不会觉得自己或自己孩子恰巧是那个没天赋的淘汰者。

    “咱们武馆不能安排职务吗?”

    “上哪安排?师父又不是豪门大族里出来的,产业一大堆,平日就开开武馆,不做什么生意,单和药材商会那边有点联系,难不成全塞进官府里去?”

    “这样不行啊。”

    梁渠纳闷。

    两位师兄教得多好,他是知道的。

    偏偏劣币驱逐良币,世道如此。

    有梁渠事迹作为榜样,武馆固然可以坚挺一段时间。

    可自家人清楚自家事,没有复制可能。

    往后过几年,没人效仿成功,作为一座摸不着的空中楼阁,吸引力自然而然开始寡淡,逐渐考虑现实。

    杨师比其他武馆馆主厉害是不假,实际参与教学的部分却很少,不能作为一个武馆吸引力的关键部分。

    向长松和胡奇明白这点。

    良久。

    梁渠眼前一亮。

    “我倒有两个主意!”

    向长松问:“什么主意?”

    “一个是咱们和上湖书院合作,让他们派两个老师,让学徒休息之余,顺带能学一学拼音识字!”

    向长松不解:“请书院教习,咱们成本不就高了吗?”

    “学费也提高啊,不用提太多,上书院不便宜,因为学的东西多,要作文章,教练字,学旁的经史子集。

    咱们只多增一个项目,收二三两银子,只教识字,不教其它!

    且开设大班,一个老师教几十个学生那种,老师自己讲自己的,学生自己在下面学,不用因材施教,管谁学得好不好。

    但凡自己能努力点,三个月够识不少字,这和武道修行不一样,武道不一定学出头,识字受用终身的!”

    胡奇,向长松若有所思。

    不少学徒不像梁渠,作为亲传有机会去书院进修,医馆学医,专门开阔视野和见识,全面发展。

    进武馆,许多人完全只学了套拳法。

    反正手把手,怎么教就怎么做,不用看懂什么秘籍,经络,出来还是个文盲,高不成低不就。

    相反,识字大有用处,这是真的一技之长!

    胡奇问:“那第二个呢?”

    梁渠挠挠鬓角。

    “师弟其实也有一个产业,种地。”

    向长松纳闷:“种地?种一亩地能种几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