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227章千秋功过自有定论(1/2)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大小船只208艘,装载27800余人。”

    “在所有的船只中,大中型宝船63艘,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大型宝船长44丈4尺。(约现在的140.75米,宽18丈)”

    “每艘大型宝船配有9桅12帆,被誉为“体势巍然,巨无与敌”,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为先进的船只。”

    “郑和的船队遍历了南洋群岛各国,后到达中南半岛,再到印度半岛,又向西抵达阿拉伯半岛,一路走来基本要历经三十多个国家,最远至非洲的东海岸。”

    “每到一处,郑和首先拜会当地的国王或首领,然后向其宣读大明帝的敇谕,呼吁当地国王或首领“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

    “随后向其赠送中国的历书、丝绸、金银等礼品,并邀请他们访问种花国。”

    “拜访结束后,郑和会与当地的商人进行交易,主要卖给外国人丝绸、瓷器、铁器和中国制造的铜钱等。”

    “并主要交换当地的番香、胡椒、苏木、象牙、宝石、珍珠、珊瑚等。”

    “经过交易的郑和舰队回归后带回大量物品,“所奉献及互市采取未名之宝,以巨万计”,为大明朝廷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郑和下西洋后,亚非众多国家纷纷来华访问,并进行朝贡。”

    “根据不完全统计,永乐年间,共有60多个国家的国王或使臣先后245次前来中国访问。”

    “其中浡泥、满剌加、尼巴剌、苏禄、锡兰的8位国王,先后9次来到种花国访问。”

    “可以说,郑和下西洋的活动,扩大了国家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国家和亚非各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交流。”

    “直至我现代的今日,郑和在我国历史,乃至在世界航海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虽然这些举动和功劳大多是属于郑和的,但如果没有朱棣在背后的支持,郑和是很难完成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郑和“七次”下西洋,因为在朱棣去世后,再无人支持他。”

    “这些影响看过去,这样的一个人,本是不该有争议的。”

    “但是朱棣偏偏是争议很大的一位皇帝,就因为他得位不正又残暴,因此遭到非议。”

    “就如武则天的无字碑,是非功过,交给后人来评价,就算没有无字碑,你这皇帝当的如何,后世也会去评价的,朱棣能排到皇帝第六位,我们后世已经给出了答案。”

    “就像宋真宗赵恒,人倒是挺自恋的,还自导自演的去泰山封禅,吓得后面的皇帝一个都不敢再去了,这要是去了,不就承认和宋真宗一个水平吗?这谁敢去啊,我们后世评价,也是他不配。”

    秦始皇:这位是那个签不平等条约的哪位是吧!真是侮辱了泰山这高贵的地方,你这一封,我都不想去了。

    李世民:啥玩意也能封禅?这是在恶心谁啊!就张姑娘说得,我要去封禅,这不是承认和这宋真宗一个水平了?我以后也不去了,这真是让人上头。

    刘彻:哈哈!好家伙!你是真敢想啊,赵匡胤,你这大宋的皇帝,怎么就都这么有才!哈哈哈!

    “我说得意思差不多也是大家的讨论,你觉得自己做的好,那也得看别人认不认你!”

    “那朱棣做皇帝后的所作所为,千秋功过自有定论。”

    “不过我们后人对古人的评价,经常会出现两极分化,特别是对古代王朝的统治者,朱棣的讨论也是差不多。”

    “争议比较大的像秦始皇,一方面他统一了全国,创造了很多个第一,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根基,而另一方面,他焚书坑儒、劳民伤财建立庞大奢华的宫殿供自己享受,将秦朝命脉毁于一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