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来小说网

第147章昌亭之客(1/2)

最新网址:m.kushuxs.net
    “这几个人物我也没必要藏着掖着了,后朝都知道。”

    “武庙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张良为副祀。”

    “包含张良在内的历代名将十人坐像分坐左右。”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

    “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这次讲解不分先后,我直接从左列开始。”

    “武安君白起,我就不用再次讲解了,总结白起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

    “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赐死于杜邮。”

    “作为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名列武庙十哲。”

    “下一位大汉的淮阴侯韩信是需要讲讲的。”

    “韩信此人的能力不容小觑,完全是可以和白起比肩的,西汉的建立离不开韩信的一次又一次的战役,可是和白起将军一样,功高盖主,下场凄惨!”

    “说到战必胜、攻必克,想必都会想到韩信,那韩信到底是怎样一个神人呢?”

    “韩信,江苏淮阴人,出生时家道中落,少年时期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清贫,但韩信家中收藏有兵书和宝剑,也算是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应该早年也是一个贵族,如果有家人的教导,他的生活或许会顺利点,很不幸,在韩信十五六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韩信的生活更加艰难了,他的成长也就此开始了。”[韩信母亲去世,韩信年龄多大,查不到具体时间,年龄资料在15~18岁]

    “一个只知道舞刀弄枪的人,在母亲去世后,吃饭就出了问题,韩信家里一没有种地,二没有经商,一贫如洗的家庭更不用说让他找人做到了。”

    “就这样,一个每天背着剑的少年,靠着家乡的施舍才能填饱点肚子。”

    “少年的成长,总要有人成为踏脚石,这时候就要说起两个事件了,“昌亭之客”,“胯下之辱”。”

    “话说,韩信的家乡有个亭长看到韩信的困难,主动收留了韩信做自己的食客,这“昌亭之客”也有“寄人篱下”的意思。”

    “韩信在亭长家开始了寄食生活以后,每天一到饭点儿准时出现,吃饱了拍拍屁股走人。”

    “与其他门客不同,韩信这白食吃得格外坦然,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在他那张清朗又冷漠的脸上,瞧不见一丁点对主人的感激。”

    “再人家家里白吃白喝,也不亲近人,也不说声谢谢,长此以往,主人家自然有人不高兴了。”

    “长期的所作所为让亭长夫人,越看韩信越不高兴。”

    “有一天,亭长夫人吩咐厨房只给韩信准备了一瓮米粥、一碟菜蔬。”

    “韩信看到后,倚柱弹剑,“”剑啊长剑,咱们还是回去吧,没有鱼吃。””

    “听到这话,亭长夫人自然是怒火中烧。”

    “第二天,亭长夫人没有给韩信准备吃食,看到韩信讥笑着说,“韩公子来得不巧,今日开饭开得早,我们都在桌上吃过了,连剩菜剩饭都喂猪喂狗了。”

    “不仅如此,亭长夫人还问了韩信几个问题,问韩信“能否为亭长砍柴扛鼎,搬运重货?能否为亭长戍卫宅院,保全府平安?能否吟诗作赋?能否为亭长占卜吉凶,预知祥瑞?”。

    韩信直接回答了一个不会,接着又说了一句“韩信不才,可领千军,攻百城,平十国,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