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哈尔滨机场。”
“我明早还要出动轰炸……”
“很遗憾,没有轰炸了。这个消息,由我代为转达。”
“为什么?不是说好三天……”
“克里姆林宫更改了决定。所以,由我通知你。否则,朱可夫总司令会很尴尬的。”
“这……”
张庸默默蹙眉。
然后回复冷静。
克里姆林宫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但是,又能如何呢?
决定权是在别人的手里。你只有接受的份。
你自己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只能仰仗别人的鼻息。这种情况当然是很常见的。
要说眼下最惨的,其实不是华夏国府。而是华沙。
华沙那边眼泪都要哭干了。
日盼夜盼,希望王师(英法军队)前来拯救,结果,望眼欲穿,望穿秋水,王师都没动静。
虽然宣战了。军队也在集结。但是始终没有向德国发起攻击。
估计此时此刻的华沙,已经心如死灰。
“作为补偿,我们会免费赠送你两个SB2轰炸机大队。”
“所以,你们是要撤走人员和装备了?”
“是的。这是协议规定的。”
“知道了。”
张庸点点头。
多说无益。国际法则,就是实力说话。
实力不济。说什么都是白搭。就好像巴黎和会那样。你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到2025年,你不让我上桌,那我就另开一桌。
“当然,我们有很多武器装备都不小心丢失了。这是不可避免的。”
“丢失?”
“张,我们还会继续合作的。克里姆林宫相信,你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削弱来自东方的威胁。”
“好。”
张庸察觉到了对方的言外之意。
就是人员会撤走。但是装备可能会留下。包括那些伊-16战斗机。
准确来说,不是留下。是战损了。丢失了。
反正就是糊弄日本人的。
日本人也不可能细查。更加不可能翻脸。
否则,继续开打的话,它们会继续吃亏。
而他,张庸,就是苏联人的杀手。
苏联人要用他继续削弱日本人的实力,以防止威胁到远东地区。
或许,这就是他张庸个人的价值。
告辞。
默默走出帐篷。
被参谋告知,朱可夫已经接到回去莫斯科汇报的命令。
“专员同志,总司令已经走了。”
“我知道了。”
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原来,朱可夫送他一把手枪,还有赠别礼物的意思。
本来说好三天自由发挥的,结果朝令夕改。对于朱可夫来说,确实有点尴尬。但是决定权也不在他。
眼下的朱可夫,还是一个小人物。虽然已经绽放出一点点光芒。但确实刚起步。
他走了。可能还带着一丝丝的内疚吧。所以,不辞而别。
以后还会再见面吗?只有天知道。
回去休息。
第二天起来。马卡农已经准备就绪。
同时出发的,还有大约一百名苏联特种部队士兵。刚刚调来的。
人员很精干。和一般士兵完全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