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声音经过改变,没追问,回答了一个字:“好。”
端木看着监控画面中,崔建环绕梅花岛商业区转了一个圈,又出岛去了,下令:“一号车A型跟随。”A型跟随为传统汽车跟随。现在高端局都是用无人机,天眼网络追踪目标车辆。后者虽然不容易打草惊蛇,但容易被目标耍手段甩脱。比如进入无监控区换车换人等。
15分钟后崔建驾车离开梅花岛,心中暗骂余明,两百美元,汽油费都不够。
一辆灰色轿车跟上了崔建,5分钟之后,这辆灰色轿车被警察拦停。
端木他们当时有些懵圈,难道余明和崔建勾结白势力了?后来才知道,崔建进入梅花岛大桥后就被关注,安保主管金鹰看着崔建车兜圈离开。鉴于崔建的履历,金鹰知道崔建的车不好拦,在业内人看来,崔建多少带有嗜杀的基因。但是很快金鹰发现了停驻在大桥附近,跟随崔建离开的灰色轿车。
一查灰色轿车发现是一辆套牌车。怎么查?在交通系统中输入车牌号,十公里外一个卡口数据反馈五分钟前这辆车通过卡口,因此可以基本肯定灰色轿车有问题。要么是套别人的牌,要么是受害者。这种情况下,金鹰大方的报警,联系相熟的警察,让他们拦停灰色轿车。
在金鹰他们看来,心无歹念之人,不会套牌。
放在端木眼中,这件事就变成了余明和崔建布局。崔建和余明之所以要拦停灰色轿车,是因为崔建要开始变身,不能让端木发现。
十五分钟后,崔建根据导航到达大厦的公交车站,打开汽车锁,一名全身灰色西装,戴黑色口罩的中年男子拉开后座,坐了进去:“余明,西凤小镇。”
崔建肯定这货不是余明,一边心中暗叹熟人的钱难赚,一边开车前往40公里外的西凤小镇。
两公里外跟随崔建汽车的指挥车已经拿到了上车男子正面,侧面等多角度清晰照片。毕竟是在公交车站这地方,四面八方的摄像头多到手脚指头加一起都数不过来。
依依坐在海蓝身边,她已经通过余明的照片和身体数据完成了立体建模,正在用模型比对上车的中年男子。
匹配率只有50%,这个匹配率处于同物种中最低的一档,依依向端木解释道:“上车的人不是亚裔。”
海蓝问:“还跟吗?”
端木没有做决定,问:“能查出他的身份吗?”
依依道:“那只能是把监控时间倒退,查看他是否触摸了某样物品,或者是丢弃了某样物品,通过指纹库来追查。没有针对性,要比对数据库来找人,且不说能不能找到人,就算数据库中有此人的资料,运气不好的话,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比对。”
端木没有做出决定:“继续你们的本职工作。”
依依继续跟踪崔建,端木在海蓝帮助下,反复观看公交车站中年男子的视频。中年男子十分钟乘坐出租车到达公交车站,人站在公交车站广告牌后,低头看手机。端木翻来覆去看了三个角度的监控视频,总感觉此人有些眼熟。
端木总结过这样的情况,说明这人并非自己的熟人,但又是自己曾经关注过的人。能让自己关注的人身份肯定不一般,会是谁呢?
端木道:“海蓝,从我们的数据库去比对。”
海蓝道:“我们的数据库比较局限。”他们有各国的罪犯库,并且每月都会更新,这部分虽然属于他们的资源,但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数据库。端木所说的我们数据库,是和特勤行动有关的信息与资料。
如果是特勤队长端木,海蓝必然不会质疑。在怀疑端木不是特勤队长的真亲信后,海蓝对端木已经少了几分尊敬。
端木道:“照做。”
海蓝没再说什么,开始比对。每三秒过一个,不过两分钟,电脑传来警报声,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