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地下古室(3/3)
不在少数。
这些人要么搬迁,要么灭亡。城池要么被遗弃,因为没人修理从而成为废墟。
或者成为各种动物的领地。
我们此时这座城,城外就有一条地下河,但是和这座城的规模其实并不配套。
如果城里注满人,估摸着那点水也不够喝。
所以这里一定也有很好挖到的地下水,或者这个空间有着其他的一些作用。
“这不是人!”
我看了几眼绑在柱子上的枯骨,心头一阵。
这里的柱子摆放整齐,在正方形的空间内,它的排列也是正方形。
我往前走了两步,大概数了数。
它是分区域的,但是每个区域之间柱子的距离是相同的。
如果分成东南西北四个区域,那么每个区域是二十根,加起来是八十根。
空间的最中间有一根比我还粗的青铜柱,上面雕刻着我看不懂的动物和符号。
所以加上这根,总共应该是八十一根。
八十一个数字是很有意思的,好多人都追求这个数字。
比如西游记的九九八十一难,好多仙丹需要九九八十一天,总之从这个表面来看,都能看出古人对这八十一很是着迷。
但具体含义我当然不懂啦,我不懂风水,更不懂那些。
苏安莹显然也不懂,但她此时看起来是,对每个柱子背后绑着的枯骨都是很感兴趣的。
“别看了,那是三足鳖。”
我随口回了一句,但苏安莹只是看了我一眼,立刻又走到一边看来起来。
我本身是随口一说,但顿时又是心中一愣。
这个每个柱子上绑的东西很显然都是不一样的。
但无一例外,都和个标本似的。
所谓三足鳖,这我不得不要继续再提一提了。
因为它有个很重要的功效,那就是地狱瘟疫。
而如果真的如同我们判断的一样,头顶的城池上此时此刻正在经历瘟疫,那为什么没人利用这东西呢?
三足鳖,应该是在《中山经》记载的,离这里十万八千里呢,这里的人是不可能跨越这么远的。
原文是,又东南三十五里,曰从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竹。
从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其中多三足鳖,枝尾,食之无蛊疫。
也就是说这东西其实并不是什么神兽或者稀缺的动物,而是存在于这座山上,非常非常的多。
而且说的很清楚,吃了它的肉就可以不受毒恶的热气侵害,也不会得瘟疫。
这就让人越想越奇怪。
既然有人曾经去过那里,还能把东西给取回来,那再去的话应该也不成问题。
“千金,这里有个人。”
苏安莹此时喊了我一声,我看着她拿着并不亮的荧光棒仔细辨认。
当然也知道那样子的光线下辨识度肯定高不了。
但我还是好奇的走近过去,仔细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