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kushuxs.net
沈素娥笑着和九叔又闲聊了几句,告别后,带着丈夫、闺女和孙子进村子了。
“九叔,他们是谁啊?”跟在九叔后头的年轻人问完,回头看了沈素娥一眼,“瞧着眼生。”
老爷子笑着说:“她是沈老头最大的闺女啊,嫁出去几十年了,你不认识她也正常,我也差点没认出来。”
“沈老头?哦……桂生他爷爷是吧?”年轻人疑惑,“咋突然回来啦?沈大爷不是去县里了吗?”
“不清楚啊,哎,闲事莫管哦。”
村里,沈素娥回娘家的路上,接连遇到几个人和她打招呼,“呀!这不是素娥吗?你咋忽然回来啦?你爹去城里享福咯,不在村里头住啦。”
“我知道,我是来找我哥他们的。”
“之前听你大嫂说你养了个闺女,办了几十桌宴席,她还说她吃猪肉吃撑了,有没有这回事儿啊?”
沈素娥笑着点了点头,“是啊,这就是我闺女。”
大伙儿看向她手里拉着的小女娃,惊叹道:“之前你大嫂说那娃娃长得特水灵,白白胖胖的,我还不信呢,现在一看,真和小寿桃一样,又白又胖又粉嫩。”
等沈素娥带着灵宝离开后,几个妇女小声议论着,“沈家这些年把得喜捧在手心里,说她是福宝,要我说啊,那得喜可比不上这奶娃儿一丁点。”
“哈哈,那得喜是比村里其他娃儿白一点,但瘦巴巴的,一点儿也不圆润。”
“是啊,她那脸就没什么福相……”
“要我说啊,咱们农村就不可能出啥子福宝,要真是福宝,咋可能投胎到咱们这穷山沟里受苦啊?”
此时,沈家,沈大舅母刚起床。
她名叫赵翠兰,村里人都叫她“赵大娘”。
走到前院里,赵翠兰等了一会儿,没看见儿媳妇出来,登时拉长脸喊道:“这太阳都出来了,一个个的还赖在床上,当自己是祖宗啊?想让我这婆婆伺候你们?”
她这一吼,她两个儿媳妇儿慌慌张张从床上坐起身,其中大儿媳妇儿已经穿好了衣服,她提了提鞋,急匆匆跑出门,“来啦来啦,娘,我正要出来呢。”
“也不瞧瞧别人家儿媳妇儿,勤快麻利得很,婆婆起床前饭都做好了,你们倒好啊,还要我来叫,真是胳肢窝里夹柿子,没见过你们这么懒的!”
赵翠兰瞪着一双眼珠子,越说越生气,“每次都要我这老婆子三催五催,迟早让你们这些懒婆娘给气死,气死我,你们就开心了是吧?”
“娘,瞧您说的,咱们这一大家子都靠您操持,我天天给您祈福,盼着您长命百岁呢。”
大儿媳妇儿廖桂芬嘴甜,赵翠兰面色好了些,吩咐说:“赶紧去做饭吧,煮点儿玉米糊糊,放些白糖,得喜爱吃,她今天第一天上学,得吃好点儿。”
她话语落下,廖桂芬的笑容有一瞬间僵硬,“娘,你真让得喜跟着招平、招贵还有得顺去上学念书啊?”
招平、招贵是她和沈家大儿子沈桂生的两个儿子,得顺和得喜是沈家二儿子沈宝生和王春苗的孩子,得顺十一岁,是哥哥,得喜九岁,是妹妹。
由于得喜出生时,额头上有个圆形胎记,赵翠兰说那胎记和观音菩萨额头上的观音痣一样,一看就是有福运的孩子,所以对她格外好,从不让她干活儿。
和得喜相比,她两个妹妹得乐和得欢在家里的待遇可差多了,刚会走路就要帮着家里做事,这会儿她们比她们娘起得还早,已经背着背篓,准备上山割猪草了。
小猪崽是沈桂生去集市买的,每年他家里都会养一头猪,这是他们除了年底生产队分红外的主要收入来源。
看了一眼已经麻溜去干活的两个孙女,赵翠兰喊了句,“把两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shu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