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在满镇饥民面前简直是杯水车薪,一人分不到两粒米。
祝新年在电视剧上见过许多古代赈灾的场面,一大锅水兑一把米,清汤寡水就敢说是赈灾施粥。
这种情况一般是遇上了贪官污吏,被朝廷发现了是要斩首示众的。
他心中隐隐有预感,但在事情板上钉钉之前并未多说什么,毕竟他不确定是在哪一个环节少了粮食。
如果是从咸阳分拨下来的赈灾粮就只有这么多,那饥民们无话可说,如果是运粮队监守自盗或者县尹克扣粮食,那事情可就不简单了。
一旦百姓走投无路活不下去了,很容易引发起义,秦国变法之后刑律严苛,祝新年还是愿意相信这个时代的官员忌惮严刑峻法,不敢在赈灾粮一事上动手脚的。
所有人强忍着饥饿等到了午后,县衙紧闭的大门终于打开,两个衙役搬了一口大锅出来,当着所有饥民的面开始搭灶生火,准备煮粥。
“碗都准备好了吗?没碗的赶紧去找,破罐子烂瓦都行,不能用手接!”
眼看真是要施粥了,等候多时的人们全都站了起来,祝新年和曾笑然被往前涌动的人们挤到了最前头,又被手持武器的衙役拦住了。
“别挤!粥还没好呢!每个人都有!谁再挤就关大牢一口都别想吃!”
祝新年他们站在前面,眼瞧着县尹亲自出来,将整整一大袋粮食倒进了锅中。
香味登时四散开去,曾笑然吞口水的声音在祝新年耳边不断响起,大家都饿坏了,这样一锅浓稠的粟米粥是他们一年多没见过的食物。
祝新年看着那一锅沸腾冒泡的米粥,心想秦律果然有用,重罚之下这县令也不敢往粥里兑水。
等待粥煮好的过程是非常难熬的,至开始施粥的那一刻曾笑然第一个冲了上去,他没有碗,只能用县衙边捡的半块瓦当盛粥。
县尹看了他一眼,问道:“你不是我们斗拱镇的人吧?”
秦时人口基数不多,一个镇就那么点人,官当得久了能认出所有人也不稀奇,曾笑然捧着破瓦当哽咽了一下,泫然欲泣道。
“我爹娘没了,逃难过来的,不能领粥吗?”
“那倒不是。”
县尹用大木勺在锅里搅了搅,然后抬起勺子,在曾笑然手里的瓦当上磕了磕,勺底的几粒米落到了瓦当里,连瓦当底都没盖住。
“行了,那边去吧。”
曾笑然还没理解这是什么情况,就被衙役拉到了一边,原来在粥锅的旁边还有一个大木桶,里面装的全是清水。
衙役颇为大方地给曾笑然瓦当中舀了一大勺水,那一层薄薄的米粥被水冲开,登时就变成一碗清澈见底的“米汤”。
“哪有这样施粥的啊?”
曾笑然刚抱怨一句就被衙役谴走了,他年纪小不敢反抗,只能端着一瓦当水走回了人群中,饥民们望着他手里的米汤,各个都不知所措。
祝新年第二个走了上去,曾笑然的遭遇他看在眼里,但并未第一时间质问县尹为何这样做,而是将手里的布袋伸了过去,等着县尹装粥。
“你这布袋不行,粥会洒出去,去寻个别的东西来装吧。”
祝新年一步未动,连伸出去的手都没有收回来,坚持道:“县尹这锅赈灾粥煮得好,米多水少,就算是用布袋去装,也不会漏出来。”
县尹斜睨了他一眼,道:“你也不是我们镇的人吧?不懂规矩,你非要用布袋也行,到时候啥都吃不上可别怨我。”
他想重复给曾笑然施粥的动作,然而木勺刚伸到祝新年布袋口上,手腕却被面前的年轻人紧紧抓住了。
祝新年个头高,即使隔着一口大锅依然能抓住县尹的手,随着他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